時間:2010-12-08 14:38
來源:燕趙都市網
7日,記者從秦市城管部門獲悉,秦皇島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改建項目兩機組相繼通過了72+24小時試運行,目前運轉穩定,日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達到設計能力,秦市城市區的生活垃圾可全部用來發電,正式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告別了垃圾填埋歷史。
據了解,秦市原依靠柳村垃圾綜合處理廠等場地,以焚燒、堆肥為主要方式對生活垃圾實施綜合處理。隨著城市發展,垃圾量不斷增加,原有垃圾綜合處理廠已不能滿足城市垃圾處理需要,且由于秦市特殊的歷史文化和地理條件,填埋場地受到制約,已出現垃圾無處填埋的狀況,垃圾綜合處理已成為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秦市決定與河北省建設投資公司合作,成立河北建投靈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對原柳村垃圾處理廠進行改建,增大垃圾處理量,真正實現垃圾處理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從根本上解決垃圾處理問題。
改建項目總投資45000萬元,自2008年6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安裝完成并且于近日#1號、#2號機組先后通過72+24小時試運,目前雖處于試運行階段,但已實現日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依目前情況預測年可發電8000多萬度,除了公司自用外,預計有6000多萬度左右的電能輸入華北電網。焚燒爐渣將用來作為路基材料或制磚材料。
與此同時,記者從市城管局環衛科獲悉,秦市海港區、北戴河區、山海關區、開發區城市區的生活垃圾均已全部送往垃圾焚燒發電廠用于焚燒發電。且秦市正在各城市區建設的大型垃圾壓縮中轉站,目前山海關、北戴河增建的大型垃圾壓縮中轉站已建成投用,海港區增建的兩座大型垃圾壓縮中轉站正在安裝調試,3座中轉站日處理垃圾能力均為200噸,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在東、西兩區選址建設了兩座垃圾壓縮中轉站。這6座大型垃圾壓縮中轉站運行投產后,可日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左右,將全部用做河北建投靈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焚燒發電原料。記者李淑麗
編輯:程海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