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10 17:20
來源: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近日,山東省發改委發布了《山東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30年)》,具體情況如下:
魯發改能源〔2017〕418號
各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能源企業、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
為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工作總要求,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促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國家和我省經濟社會及能源發展規劃,省發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山東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30年)》。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山東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30年)》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7年5月2日
山東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30年)
一、規劃基礎
(一)資源概況
山東省位于我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全省陸域面積約1579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764萬公頃,林地面積136萬公頃,未利用地面積164萬公頃,黃河三角洲地區未利用地資源豐富;全省海域面積約1064萬公頃,海岸線長3345公里,占全國的六分之一。除水能外,我省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均較為豐富;東部沿海地區擁有適合發展核電的廠址,核能發展優勢明顯。同時,我省氣候溫和,雨量相對集中,自然災害少發,地質穩定,電網建設較為完善,電網接入和市場消納條件較好,具備大規模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基本條件。
——風能。風能是一種清潔的永續能源,我省沿海陸域、內陸地區和海上風能資源均十分豐富。在當前經濟技術條件下,初步測算,全省風能資源可開發規模超過3000萬千瓦,具備較大的開發利用價值。同時,我省受臺風和熱帶氣旋影響較小,地質構造穩定,風電開發建設條件優良,適宜風電規模化發展。
——太陽能資源。我省屬于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區域,全省大部分地區為Ⅲ類太陽能資源區,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積年日照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年平均日照時數在2099-2813小時之間;年太陽輻射總量在4600-5600 兆焦/平方米之間,其中,半島大部、魯西北大部、魯中部分地區太陽能資源較好,屬于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地區;魯西南、魯東南大部、魯西北局部地區太陽能資源相對較少一些,屬于資源可利用區域。
——生物質能資源。我省是農林業大省,生物質能資源量大面廣。據不完全統計,全省農作物秸稈、林木剩余物、畜禽糞便、垃圾等生物質能資源折合標準煤約14700萬噸。考慮到資源收集、運輸損失以及其他途徑利用等因素,全省生物質能資源可供能源化利用量折合標準煤約4500萬噸。
——地熱能。我省17市均有地熱資源賦存,具備分布廣、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條件較好等特點,主要包括淺層地熱能、水熱型地熱能和干熱巖三種。經初步估算,通過熱泵技術開采利用、200米以淺蘊藏的淺層地熱能冬、夏兩季可交換資源量為3.85×1017千焦,折合標準煤131.4億噸,相當于我省煤炭地質儲量的40%、年產煤總量的87倍。其中,魯西北平原區為我省淺層地熱能最為豐富的地區,為開發利用潛力大區;魯中南和魯東大部分地區為我省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潛力中等區。全省水熱型地熱資源量約為4.21×1017千焦,折合標準煤143.73億噸;其中,魯西北地熱區可利用水熱型地熱資源量約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左右。干熱巖目前國內外還處于探索研究階段,開采發電技術尚不成熟,只是作為重要儲備資源。
——海洋能。我省海洋能資源豐富,主要包括海水運動過程中產生的潮汐能、波浪能及潮流能等。沿海潮汐能可裝機容量約為12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3.75億千瓦時,主要分布在山東半島東端的乳山、海陽以及南部的榮成、膠南、日照等市縣沿岸。沿岸波浪能資源主要分布于山東半島北岸的龍口和渤海海峽的北隍城兩區段,為全國沿岸著名的大浪區之一。近海潮流能資源主要分布于廟島群島的天然水道、成山頭近海和半島南部各海灣灣口。
——水能。我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30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322立方米,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6;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總量為198.3億立方米,屬我國嚴重缺水省份之一,水資源主要依靠山丘區水庫、河道攔蓄。受水資源總量不足、地區分布不均、年際年內變化大等因素影響,水資源開發利用難度較大,全省水能資源理論可開發利用總量僅為11.7萬千瓦。此外,全省擁有山丘區大型水庫33座,中型水庫156座,總庫容125.63億立方米,由于山丘的天然高差,具備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的條件。
——核能。我省核電廠址資源較為豐富,東部沿海地區煙臺海陽、威海榮成已啟動相關項目建設,并初步篩選儲備了一批潛在核電廠址,核能發展優勢較為明顯。
(二)發展現狀
“十二五”以來,在《可再生能源法》及系列政策措施推動下,我省全面落實國家各項工作部署,積極研究配套支持政策,大力優化發展環境,繼續把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作為重點領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步入全面、快速、規模化發展階段。2015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約為3%。特別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快速發展,“十二五”期間,全省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837萬千瓦,累計達到1115.1萬千瓦,占全省電力總裝機的比重達到11.5%,比“十一五”末提高7.1個百分點。
——風能。風能發電呈現規模化發展特征,成為我省發展最快的新興可再生能源。截至2015年底,全省風電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721.5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的比重為7.4%,比“十一五”末提高5.2個百分點。2015年,風電全年完成發電量121.4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0%。風電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主力機型已從千瓦級發展到兆瓦級,單機1.5兆瓦及以上的裝機占全省風電總裝機的90%以上。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