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04 09:29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程云
(3)整體處理能力與產生量錯配明顯,目前全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數量集中于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而山東、內蒙古、河南、湖南等重要的危廢排放地區處理能力不足。
供給與需求的矛盾、錯配,供不應求直接抬高危廢處置價格,高利潤導致行業呈現出“萬馬奔騰”景象,藍海頻現。
“十年前,70%危廢處置中心融資由我們提供,25危廢處置中心項目,約20家是我們做的,項目開工之后收不上來廢物,根本就吃不飽。”澤明環境總經理王亞超指出,從2008年到現在,看到危廢行業起起落落,但總體上是往一個整合的方向和更好的趨勢上發展,藍海已經到來。

澤明環境總經理王亞超
雖然跨界而來的參與者眾多,倒不覺得危廢行業立馬會成為一個紅海,王亞超解釋,與傳統供水、一般垃圾焚燒不同,危廢處理門檻較高,存在資質、技術和管理運營壁壘。一般而言,危廢處置項目從設計到審批再到運營需要3-5年左右時間,投資回收周期長,短時間新建項目難以落地達標,還有5年的市場“空白期”,市場空白期內,我們采取的核心策略“農村包圍城市”,比如像北上廣深一線城市,許多重污染的化工產業往外搬遷,我們抓緊機會,圍繞產業新城、產業全區提前布局。
什么時候會走向紅海?會不會像市政污水處理行業一般,市場飽和引發惡性競爭?新宇環保執行董事劉玉杰坦白稱,我覺得該發生一定會發生,該出現的一定會出現,因為各自來的目的不同,參與的心態也大相近庭。

新宇環保執行董事劉玉杰
資本來了,野蠻人也來了!
資本眼中的“產業”,產業眼中的“資本”
除了主營業務為危廢處置的東江環保外,目前至少已有15家上市公司先后跨界布局該領域。其中,雪浪環境和東方園林通過外延并購快速擴張,其危廢板塊已經開始貢獻業績;前不久6月6日,碧水源以7500萬元現金收購冀環公司100%股權及定州京城環保100%股權,首次涉足危廢。高能環境、瀚藍環境、巴安水務、金圓股份、康達環保等公司,也紛紛進入危廢行業。大型國企、央企帶著資本來了,“野蠻人”也來了!

中國外貿信托上海總部總經理肖健
為什么資本如此青睞環保產業或者危廢領域?中國外貿信托上海總部總經理肖健認為:
(1)從政策角度看,監管層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脫虛向實”,證監會曾多次下發文件支持資產證卷化、用PPP方式壯大我國實體經濟,產融結合,共生發展,是大勢所趨。
(2)從產業角度看,環保產業市場空間巨大,現有的投資額占GDP比重較低,與美國及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而我國環境治理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嚴峻,環保產業景氣度有望持續升級;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