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04 09:29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程云
(3)就細分領域危廢而言,我國仍有大量的危廢去向不明,游離在監管之外,大量的危險廢棄物沒有得到妥善處置,處置缺口較大,供不應求,直接推高危廢處置行業的價格;
(4)環保監管將釋放更多的市場空間,進一步激活了環保產業活力,并購、重組給資本市場帶來了更多的故事和想象空間。
肖健進一步強調,作為金融機構來說,中國外貿信托進入環保產業也是有我們自身的基因,公司所屬的中化集團主業和環保業務有很強的相關性,外貿信托將立足于跟業內優秀企業協同發展,通過資本紐帶以及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建立長期可持續的合作關系,主要服務環保實體經濟,將“服務對象”做大做強。
“眾多資本涌入危廢行業,也并非壞事,起碼解決資金問題,但是我希望,在座各位,從事這個行業要有責任感,其實廢物處理的好與壞,對整個產業影響非常大,受損最終是我們!”王亞超呼吁,最近在看一本書,形容危廢這個領域比較恰當,走正確的道路,把道路走正確,需要大家齊心協力,不要為了競爭而競爭,履行社會責任心將我國危廢處置行業走向健康發展之路。
作為危廢處理的老兵之一,新宇環保執行董事劉玉杰,頗為感觸,她坦白稱,2002年非典爆發,全民上下非常關注醫療廢物處理,建工程建項目一哄而上,第一波“淘金者”賺的“盤體滿缽”,盛宴之后卻是一遍“狼藉”,很多項目不能運作。我由衷地希望,雖然環境整治、危廢處理不能等、等不起,在這一波市場回暖期,對于這樣一個“高壁壘、有技術門檻”的危廢處置行業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資本方不要心急,尤其是跨界而來的資本,它們應該熟知產業,優秀金融資本應與產業領袖結合,是推動小而散的危廢行業的有效路徑。資本要贏不要僅僅依靠對賭,而要充分認識行業,找到對自己合適的合伙人企業家,一起去面對挑戰,共同成長。
第二,業內、業外人士要寬容,不要相互擠壓,低價惡性競爭,中國那么大的經濟體,危廢行業千億的市場空間,應該要允許不同技術、不同處置方式的20-30家龍頭企業存在。大家要有共同的心胸,維護這個行業穩定、健康發展,不要打的一塌糊涂,最終將行業做死;
第三,要有社會責任感,我比較認同王亞超王總的說法,我們這個行業要有社會責任心,不能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做一堆爛尾工程,最后受害不僅是我們自己,還有我們的碧水藍天和老百姓。

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顧問陳明信
“資本來了,央企和國企來了,大家不要怕,我認為合理、有序的競爭環境才會孕育好的產業。” 陳明信指出,現階段打造由政府、專家、產業界、資本、企業參與的健康、共生共贏的危廢產業生態圈,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政府層面要有統一的產業規劃和布局,詳細排查全國各地區危廢產量和處置能力,有條不紊指導產業投資,優化產業布局,避免“一哄而上”導致產業過剩。
第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制定。會上眾多嘉賓反應,危廢行業標準缺失,危廢與一般廢棄物無清晰的界定。比如重金屬的提取,加工完以后,大部分認為還是危廢,是不是國家層面上有更明確的規范,危廢國標出臺滯后,企業自行制定的標準又不被認可。
第三,業內要自律,合作永遠大于競爭。
綜合上述演講嘉賓,主持人王立章總結稱,不管細分領域危廢也好,還是整個環保產業。細細研究其發展模式大同小異。首先,政府不是萬能,沒有政府是萬萬不能的,危廢不同于其他行業,政府在規劃設計、項目審批乃至許可證審查環節時,發揮重要角色;其次,錢是萬能,但環保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PPP大浪下,產融結合已成為大勢所趨;最后,充分利用技術、人才、資本、運營管理等要素,轉危為機,共建健康、共贏的產融生態圈綻放危廢領域的“沙漠之花”。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