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06 10:01
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牽頭單位:市財政局、市城市管理委
協辦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
5.實行區域生活垃圾排放總量管理。結合生活垃圾年度減量目標,對各區生活垃圾排放實行總量管理。分類回收的再生資源、餐廚垃圾不計入各區年度生活垃圾核定量。修訂完善生活垃圾跨區域處理環境補償制度。
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委
協辦單位:市財政局、各區政府
6.健全垃圾分類市場運行機制。研究建立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三個環節責任主體之間的利益傳導機制,實現各環節責任主體間的利益制衡和相互監督,不斷健全垃圾分類市場運行機制。
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委
協辦單位:各區政府
7.探索推進環衛體制改革。按照市場化機制改造環衛收運、處理作業體系,實行政企分開,明確環衛作業單位市場主體地位。采取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提升環衛運營管理水平。
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委
協辦單位:市財政局、各區政府
8.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垃圾分類治理。研究出臺支持專業化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垃圾分類的措施,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垃圾分類治理的積極性。垃圾分類基層宣傳、指導、分揀、監督檢查等資金可用于購買第三方服務。
牽頭單位:各區政府、市城市管理委
協辦單位:市社會辦
9.修訂完善垃圾分類管理有關法規標準。推動開展《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訂工作,完善垃圾分類管理配套制度。
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委
協辦單位:市政府法制辦
(三)推進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
10.健全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體系。規范垃圾分類計量統計方法,結合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工作,開展垃圾產生量調查和垃圾分類基礎信息普查,夯實垃圾分類信息化、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基礎。研究出臺垃圾排放登記技術標準,逐步構建覆蓋垃圾分類全過程的垃圾排放登記管理系統。鼓勵采用“互聯網+”智慧分類模式,倡導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技術手段,優化垃圾分類流程和運行組織方式,提高垃圾分類管理效能。2017年,在延慶區試點實施排放登記管理和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并逐步推廣。
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委、延慶區政府
協辦單位:其他區政府、市科委
(三)促進垃圾分類全民參與
11.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戶外廣告、廣播、電視、報紙、微博、微信等媒介,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垃圾分類公益宣傳,不斷提高全社會垃圾分類意識,營造有利于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委
協辦單位:市委宣傳部、首都精神文明辦、各區政府
12.開展垃圾分類社區宣傳。健全完善垃圾分類社區宣傳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和志愿者作用,通過社區課堂、現場觀摩會、經驗交流會、發放致居民一封信和垃圾分類指導手冊等形式,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居民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
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委、首都精神文明辦、各區政府
協辦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社會辦、團市委、市婦聯
13.加快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基地和示范校園建設。加快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建立健全垃圾處理設施公眾開放制度,定期組織市民參觀,引導市民增強環保意識,樹立垃圾分類理念。建設垃圾分類示范校園,開展垃圾分類普及活動,將垃圾分類知識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活動和幼兒園教育,通過“小手拉大手”,帶動家庭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委、市教委
協辦單位:首都精神文明辦、團市委、各區政府
抄送:市委各部門,北京衛戍區。
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市政協辦公廳,市監察委,市高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
各民主黨派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工商聯。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0月30日印發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