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07 13:41
來源:國家發改委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的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關于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的通知
發改辦環資〔2018〕502號
為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循環發展引領行動》(發改環資〔2017〕751號)和《關于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的指導意見》(發改辦環資〔2017〕1778號)要求,加快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以下簡稱兩部委)將開展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體范圍和建設內容
(一)主體范圍。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不鋪新攤子,主要利用現有資源,報備的基地原則上應是在建基地,具備相關建設規劃、取得基地建設用地和項目前期開工手續。
(二)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基地的公共基礎設施及平臺項目、各類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項目等。
二、建設方式
資源循環利用基地以地方自主實施為主要建設方式。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循環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環衛主管部門可擇優推薦基礎條件好、規劃設計合理、具有可推廣性的基地報兩部委備案。
基地所在城市相關政府部門應制定本區域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規劃,結合區域發展實際需求,提出基地3年建設方案,出臺相應保障政策。
資源循環利用基地應由具有獨立法律責任能力的主體建設運營,制定基地建設和運營管理辦法。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參與基地建設運營。
三、備案程序
(一)備案申請。省級循環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環衛主管部門,可于6月30日之前向兩部委報送基地備案申請。備案申請應包括:省級循環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環衛主管部門聯合備案申請文件;基地所在城市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規劃、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方案和證明材料。備案申請單位應當對備案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負責。
建設方案實施期不超過3年,建設方案要結合本地廢棄物產生、收集及處置基礎,提出具體目標任務,規劃建設項目,明確建設時序和保障措施。證明材料主要包括土地落實證明材料,基地管理機構設置情況,已建成項目的竣工報告,在建項目的立項、環評、能評、開工建設等前期手續,地方已出臺的相關政策、辦法、條例等。
(二)備案確認。兩部委對備案信息不全的備案申請予以退回補充,對備案信息齊全、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備案申請予以確認。
四、中后期監管
省級循環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環衛主管部門及基地所在地相關政府部門,應對基地建設加強指導和管理,對基地規劃設計、土地保障、資金撥付、項目審批、環保達標等方面出現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
基地建設期滿前,省級循環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環衛主管部門應對基地建設運營情況進行評估或驗收,提出明確的評估或驗收結論,并將評估或驗收情況、建設經驗和運營成效報送兩部委。
五、支持政策
(一)項目建設。經兩部委備案的基地,在建設期內,可按照中央預算內投資生態文明建設專項管理暫行辦法申請補助。發展改革委申報項目前,應征求環衛主管部門意見,循環經濟主管職責在經信、工信部門的,發展改革委還應當征求相關經信、工信部門意見。國家發改委將依據相關管理辦法,選擇符合條件的項目予以資金支持。
(二)宣傳推廣。兩部委將適時總結基地建設經驗,通過召開現場會等方式對優秀基地進行宣傳推廣。
聯系人: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呂崢電話:010-68505549
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建司王開電話:010-58934756
附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方案編制指南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2018年5月3日
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方案編制指南
為指導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方案編制,根據《關于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制訂本編制指南。
一、基地現狀
(一)基地所在地基本情況
1.區域基本情況,包括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狀況等。
2.近2年城市廢棄物的主要品種及產生量,目前的收集、轉運、處置情況。
3.未來3年城市廢棄物產生量預測。
(二)基地概況
1.基地的基本情況,包括基地的區位交通、邊界及面積、周邊情況、服務范圍。附基地區位圖。
2.基地功能布局情況。附基地功能布局圖。
3.基地廢棄物處理情況?;匾研纬赡芰Φ膹U棄物處置的主要種類、數量及處置方式,占當地產生量的比例;基地廢棄物協同處理情況;廢棄物收集、運輸情況(收集轉運方式等);基地環保設施建設運營情況。
4.基地運營情況。基地現有項目和企業概況,包括項目規模,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置能力,實際年處置廢棄物的種類和量,主要工藝和技術,項目投入及盈利情況;基地內企業的規模、產值、利潤、稅收,獲得有關資質、專利技術等情況。
5.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平臺。主要包括已建道路、通訊、水電、氣等基礎設施情況,污水處理、固廢處理、環保監控等公共設施建設情況,信息化建設情況等。
6.基地管理情況。基地的管理機構、管理制度及信息公開及對外宣傳等情況。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