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17 10:04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程云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垃圾焚燒行業30載。
這30年,涌現出一批信譽好、技術和資本實力強的優秀環保企業,中信產業基金控股的康恒環境便是行業典型“黑馬”。在2018(第十二屆)固廢戰略論壇現場上,上海康恒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恒環境)總經理焦學軍受邀出席,以寧波洞橋2250t/d焚燒發電項目為例,為在座嘉賓分享了現代化大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污染物超低排放的建設與運營實踐。

焦學軍
以下根據嘉賓演講內容整理:
伴隨著改革開放,我國垃圾焚燒行業從引進國外技術,到裝備國產化,再到投資建廠,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焦學軍看來,垃圾焚燒技術經歷了1.0、2.0、3.0、4.0時代,現在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管理更加智能、排放更環保、燃燒更高效,說進入4.0時代,并不為過。

焚燒廠污染物主要有惡臭、煙氣、飛灰、爐渣、滲濾液。會上,焦學軍結合寧波洞橋垃圾焚燒廠和自身工作實踐,重點闡述煙氣凈化、滲濾液處理、飛灰處理等污染物處理情況。
焦學軍認為,伴隨著國家環保督察和監管不斷升級,污染物排放標準日益嚴格,國內現代化垃圾焚燒發電廠基本可實現潔凈排放,主要污染物能夠得到有效防治。運用新技術解決臭氣問題;爐渣制磚資源化利用;飛灰穩定化后填埋,或燒制陶粒,或水泥窯協同處理,實現綜合利用;滲濾液處理后回用或達標排放。
嚴峻的環保形勢對煙氣排放提出極致要求
日益嚴峻的環保形勢推動著對煙氣排放的極致化要求,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氯化氫(HCl)和粉塵排放標準日益趨嚴。寧波洞橋垃圾焚燒廠的煙氣排放限值氮氧化物(NOx)由國標規定的250mg/Nm3,下降到75mg/Nm3,SO2/HCl和粉塵也由國標規定的80mg/Nm3、50mg/Nm3、20mg/Nm3,分別下調至50mg/Nm3、10mg/Nm3、10mg/Nm3(如下圖)。
該廠于2017年6月投產發電,采用國內最先進的焚燒發電工藝和超低排放煙氣凈化技術,成為了我國首家投運的超低排放項目,為寧波區域解決垃圾環保處置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

關于該廠煙氣凈化工藝,焦學軍將其歸納為七步法,最先進的“SNCR(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 + 半干法脫酸 (旋轉霧化器) + 干法脫酸 + 活性炭噴射吸附 + 袋式除塵器+SGH+SCR ( 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 + 濕法脫酸+PTFE-GGH(煙氣再加熱器)”煙氣凈化系統,煙氣排放指標優于國標《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和歐盟2010(2010/75/EU)的標準。

為了防止對設備的腐蝕,防止太多的白煙產生,煙氣再加熱器未采用常規火電廠金屬換熱器,選的是PTFE-GGH(聚四氟乙烯煙氣換熱器)。
通過更換高精度的粉塵儀和優化運行,寧波洞橋垃圾焚燒廠煙氣排放顆粒物控制在1mg/Nm3,遠遠小于歐盟排放標準, NOx<50 mg/Nm3,SO2<10 mg/Nm3,HCl<1mg/Nm3。
二噁英“記憶效應”
焦學軍坦白地稱,二噁英排放仍然是焚燒廠環保監管最關注的問題。很多廠測二噁英的壓力很大,很擔憂檢測數據異常或超標排放,接到環保部門罰款通知,影響退稅和焚燒廠的利潤。
國家未推行濕法脫酸工藝前,對二噁英“記憶效應”并未引起行業的重視。自從有了濕法脫酸工藝,經過反復測試表明,若運行管理不當,濕法脫酸之后,二噁英“記憶效應”會加強,而不是減少。
其中,袋式除塵器中二噁英的“記憶效應”主要為飛灰中二噁英的脫附,受溫度影響;濕法塔中二噁英的“記憶效應”主要為填充料和底泥中二噁英的脫附,受溫度和運行方式影響。焦學軍指出,二噁英“記憶效應”對焚燒廠產生如下影響,并從設計和項目運行的角度,提出解決措施:
對焚燒廠的影響:
(1)影響氣體污染控制設備或者工藝對二噁英減排效果的評估;
(2)導致煙氣中二噁英測試結果的失真,對垃圾原料和運行控制有誤判;
(3)導致煙氣中二噁英測試結果失真,對煙氣系統運行狀態誤判。
解決措施:
設計:
通過運行調整和爐膛改進設計,減少飛灰顆粒的形成和沉積。
設計上避免長水平煙道,因為長水平煙道更易積灰,加劇記憶效應通過運行調整和爐膛改進設計,減少飛灰顆粒的形成和沉積。
運行:
定期清理煙氣管路的內壁,減少飛灰、未燃盡碳對二噁英的記憶效應
盡量保證焚燒爐穩定運行,避免煙氣管路溫度的波動。
提高煙氣流速,可以減少灰沉積,進而減少記憶效應。
SCR對成本的影響,濕法對成本的影響又是多少?焦學軍以寧波洞橋垃圾焚燒廠為例進行測算得出,在同等的條件下,安裝 SCR意味著每噸垃圾增加30-40元,濕法技術工藝每噸垃圾增加20元。
滲濾液處理技術
滲濾液通過常規工藝 “預處理+厭氧+MBR+NF+RO”的濃液產量約為處理規模的35%左右。
而采用“化學軟化+DTRO”工藝處理濃液,可將35%的濃液減量至20%以下,同時產出>15%的清液用于冷卻塔補水,實現濃縮液的減量化。不僅滲濾液及其他污水經處理后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中敞開式循環冷卻水系統補充水標準,而且沼氣、污泥、濃縮液等三種副產物,通過廠內回用或消納,實現污染物零排。

很多人特別喜歡用滲濾液零排放,很多企業家和設備供應商一提就是零排放,能做到嗎?焦學軍認為,關鍵是成本,競爭之下,伴隨著垃圾處理費和補貼逐年走低,滲濾液高昂成本,對企業來說壓力山大。
飛灰穩定化及綜合利用技術
對于飛灰處置,目前國內垃圾焚燒廠普遍采用水泥固化法與化學螯合法相結合處理飛灰。即飛灰+水泥+螯合劑+水,該技術成熟、工藝簡單、成本較低,滿足《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的要求,可進入垃圾填埋場填埋。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