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24 14:15
來源:寧夏自治區政府
牽頭單位: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配合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財政廳、寧夏農墾集團
落實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寧東基地管委會
(二十)推進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減少土壤污染。
建立“政府推動、企業帶動、農戶參與、市場運作”的廢舊地膜回收利用體系。加強源頭治理,推廣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符合國家質量技術標準的農田地膜。建立回收網絡,推廣農用殘膜回收利用技術。2018年年底,實現加厚地膜全面推廣使用,回收加工體系初步建立,廢舊地膜回收率達到83%。2019年年底,出臺廢舊地膜管理辦法,基本實現廢舊地膜機械化撿拾回收,廢舊地膜回收率達到84%。到2020年,廢舊地膜回收網絡不斷完善,機械化利用水平不斷提升,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率達到85%。
牽頭單位: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配合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財政廳、寧夏農墾集團
落實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二十一)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
2018年,在平羅縣、利通區、沙坡頭區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試點工作,試點縣(區)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到75%以上,處理率達到100%。2019年,在全區全面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建立政府引導、農藥經營者回收、資質企業處理、農業生產主體廣泛參與的回收處理機制。加強農業農村、財政、生態環境、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統籌指導。各市、縣(區)要研究制定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方案,明確回收、歸集運輸、處理等環節補助政策,強化工作措施落實,充分調動企業、農戶共同參與的積極性,回收率達到75%,處理率達到100%。到2020年,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機制基本建立,回收率達到80%,處理率達到100%。
牽頭單位: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配合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財政廳、市場監管廳、寧夏農墾集團
落實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七、落實“一崗雙責”,層層壓實責任
(二十二)壓實地方政府領導責任和相關部門監管責任。
自治區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負總責,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要定期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管發展的管環保,管生產的管環保,管行業的管環?!钡脑瓌t,根據本計劃要求,細化分工任務,嚴格落實“一崗雙責”。
牽頭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等
落實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寧東基地管委會
(二十三)壓實企業環保主體責任。
有關企業要嚴格執行環保法律法規和制度,加強內部管理,將土壤污染防治納入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嚴格依法依規建設和運營污染治理設施,確保重點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造成土壤污染的,應承擔損害評估、治理與修復的法律責任。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行業企業自律機制。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要帶頭落實。
牽頭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配合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國資委
落實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寧東基地管委會
(二十四)壓實考核評價責任。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制定考核辦法,對各市、縣(區)及寧東基地年度目標和終期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己私Y果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后向社會公布,并作為對各地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對年度評估結果較差或未通過考核的地級市,由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會同有關部門約談相關地級市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負責人,提出限期整改意見,整改完成前,對有關地區實施建設項目環評限批。發現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考核結果認定為不合格,并依法依紀追究責任。
牽頭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配合單位: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等
(二十五)嚴肅追究相關責任。
對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區域土壤環境質量明顯下降、防治工作不力、群眾反映強烈地區的相關責任人,依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的通知》《自治區黨委辦公廳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寧黨辦〔2016〕92號),予以誡勉、責令公開道歉,組織處理或黨紀政紀處分,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調離、提拔或者退休的,實行終身責任追究。
牽頭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配合單位:自治區紀委監委、黨委組織部
落實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寧東基地管委會
(二十六)壓實環境信息公開責任。
自治區根據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和調查結果,適時發布全區土壤環境狀況。各地級市人民政府和寧東基地管委會定期公布本區域內土壤環境狀況。重點行業企業要依據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其產生的污染物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排放總量,以及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實行有獎舉報,鼓勵公眾通過“12369”環保舉報熱線、信函、電子郵件、政府網站、微信平臺等途徑,對亂排廢水、廢氣,亂倒廢渣、污泥等污染土壤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監督。
牽頭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配合單位: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等
落實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寧東基地管委會
(二十七)壓實輿論宣傳責任。
制定土壤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方案。制作掛圖、視頻,出版科普讀物,利用互聯網、數字化放映平臺等手段,結合世界土壤日、世界環境日、世界糧食日、全國土地日等主題宣傳活動,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關知識,加強法律法規政策宣傳解讀。推進土壤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進黨政機關、學校、企業、社區、農村。把土壤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融入到黨政機關、學校、企業、社區、農村等開展的環境宣傳和培訓工作中,營造保護土壤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