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07 16:59
來源:中環裝備
11月6日至11月7日中節能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裝備”)亮相由國際能源署、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主辦,生物質能產業促進會承辦的生物質能科技裝備展。此次活動是中國生物質能源領域極具權威性、國際化、專業門類齊全的高端行業論壇和展覽。

中環裝備作為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二級子公司,向眾多觀眾和業內人士充分展示了公司的在生物能源領域的發展成果,在11月6日舉行的“2019全球生物質能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上,中環裝備獲選“生物能科技裝備創新企業”。

11月7日的有機固廢能源化利用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中環裝備總經理助理黃勇發表了題為“基于現代生物技術的工業化設備在生物質能源領域的創新應用”的演講,贏得熱烈反響。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業廢棄物處理問題日益突出,農業秸稈利用率極低,現有處理方式落后,露天焚燒現象屢禁不止,是華北地區霧霾天氣頻繁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畜牧業方面,全國每年產生的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不到60%。糞便偷排、直排等惡劣行為,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為解決問題,經過三年多的市場調研和技術比選,中環裝備從芬蘭引進國際領先的橫向塞流式干法發酵工藝,以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為原料,先通過厭氧發酵生產生物天然氣、食品級二氧化碳,再將發酵后的沼渣生產生物有機肥,保證生產過程“零污染”和污染物“零排放”,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相比國內普遍采用的傳統工藝,橫向塞流式干法發酵工藝具有跨代性競爭優勢,擁有原材料適用范圍廣、自動化程度高、建設周期短、占地面積少、轉化能力強,以及后期運營費用低等優勢。是國內唯一可以不依賴財政補貼就盈虧平衡的技術,也是唯一可以在冬季不依賴外部能源仍保持持續供氣的技術。
此技術在海外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芬蘭哈密那綠色能源項目,年處理農業廢棄物、食品工業廢棄物、城市廚余垃圾19,500噸,年生產沼氣能力19GWh,可以滿足芬蘭1,500輛乘用車一年的能源需求。芬蘭姆斯坦基項目可年處理19,000噸廢料,年產沼氣能力為15,000MWh。項目原料取自當地,產生的清潔生物甲烷全部用于機動車加氣。原材料的多元化,也是此技術的突出特點。
2016年,國內首個示范性工程在河北省臨漳縣建成,總投資6億元,年消耗秸稈13萬噸,可年產生物天然氣2130萬立方米、食品級二氧化碳2萬噸,生物有機肥7萬噸,為周邊農戶直接增收1500余萬。
未來幾年,中環裝備將致力于通過成為國內頂尖的環保裝備制造商,服務生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推動生物資源減量化、無害化、能源化。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