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1-25 09:2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少甫
第一是針對歷史遺留問題,特別是礦山開采導致的大量礦山的生態損害和遺留的工業固廢的處置問題。過去經濟高速發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創傷,現在進入集中治理階段,在修復的同時,特別是跟城市的生態綠地等生態功能建設結合起來之后,將過去千瘡百孔的礦山變成了如今的金山銀山,也真正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此次試點城市中探索出了非常有特色的礦山修復后的用地開發模式,該模式雖然前期投入比較大,但是在中長期的城市綜合收益方面贏得了更多的空間。比如瑞金縣形成了礦山生態修復和旅游業的融合發展。可以預期,在現有的模式創新基礎上,可以很快形成針對歷史問題治理修復的一些有效的市場機制和市場收益的模式。
第二是構建循環產業鏈條,促進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這是我國多年來持續開展的重點工作,特別是發改部門,在循環經濟的建設過程中,推動了生態工業鏈以及各種生態園區的建設。在試點工作推進過程中,試點城市對以往各項技術和政策進行集成和整合。在工作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態工業鏈網的發展模式,特別是動脈產業和靜脈產業的協同銜接。比如傳統的水泥等建材產業,一直是高耗能、高排放的老大難問題。但是例如銅陵,在此次“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中,通過對建材產業鏈條的鏈接循環和優化設計,建材行業發揮了一定對城市固廢治理的基礎保障功能。
農業固體廢物治理模式
陳瑛主任表示農業固廢治理模式一直是相對比較困難的問題。主要問題是市場模式、收益模式均不清晰。此次試點,各地主要從五個方面開展探索創新。
第一是強化農產品生產加工與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循環產業鏈建設。試點城市多將農業固廢的治理和現代化農業體系的建設相結合,形成了農產品生產加工和農業固廢綜合利用循環產業鏈的初步模式。通過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探索出來一些有效的路徑。如盤錦市構建糧食全產業鏈循環經濟生產加工模式,實現稻殼、廢棄油脂等固廢資源化利用。威海市針對海產養殖產業固體廢物,基本實現了循環化農產品生產加工循環產業鏈。
第二是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實現農業廢棄物源頭減量。如光澤縣積極探索生態防控、有機種植,推進植保機械化,實現降肥減藥、提質增效。瑞金市探索建立“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化還田利用-培育健康土壤-生產優質農產品”的綠色生態循環發展模式。西寧市以飼草種植和規模養殖相結合、舍飼圈養和適度放牧相結合,打造綠色、優質、高效生態循環畜牧業發展模式。
第三是因地制宜綜合施策,推動秸稈等多元化的利用。農業部門開展五化利用多年,技術相對成熟,但是在過去更多受制約的是后端產業化的問題,此次在試點過程中,試點城市更多關注如何能夠形成一個多元化利用的產業的發展模式。包括在用地保障、補貼政策、收費政策還有市場模式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了農民作為一個主體的訴求,以及企業作為一個運營主體的需求,將這些方面結合起來,出臺了很多具體的工作措施,有效促進了農業固廢多元化利用產業的發展。
第四是著力構建回收體系。針對農膜和農藥廢棄包裝物等市場收益較低的固廢,建立了押金回收機制。同時依托于現有農業固體廢物,比如秸稈等等的回收體系基本的框架。如威海市探索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押金回收制度。紹興市探索地膜回收“以舊換新”,推進農膜專業化回收利用。西寧市構建了由戶收集-農機公司轉運集中-再生企業殘膜回收利用體系。
第五是綜合開展農村的人居環境整治,開展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的固體廢物是農業生產、農村生活的產物。單純考慮固廢的治理是不夠的,要把農村的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的固廢問題結合在一起去考慮,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和農民的積極性。在城鄉一體化環衛建設過程中,試點城市也初步探索出來了在一些農村地區如何高效低成本建立生活垃圾等這些固體廢物的回收體系和處置的模式。在試點工作過程中,也反映出來一些技術的需求,比如小型化的設施,針對性的商業模式的需求,也希望能夠得到市場及產業的關注。
城市固體廢物治理模式
陳瑛主任介紹,試點城市已經在這方面摸索出來一些路徑。
第一是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和實現趨零填埋。生活垃圾分類在11+5試點城市和地區里面都已經非常有力地推動落地。這方面更多的是發揮了基層工作的能力,特別是一些多維引導的體系去推動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將基層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對收費機制,激勵機制有了很多探索。我國各類場景相對復雜,單一模式難以適應,所以希望11+5試點城市也能夠在各自現有基礎上,為其他的城市作出更多的探索和示范。
第二是建筑垃圾的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這是和綠色建筑的推廣共同推動的一個工作。許昌市建立了一體化的建筑垃圾處理與應用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深圳市在國內首次明確各類建設工程的建筑廢棄物排放限額、減排與綜合利用的設計和驗收要求。紹興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實現建筑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
第三是回收體系的建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這方面是通過構建一些分揀中心,還有回收站點的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形成基礎的保障,來實現回收體系的穩定運行?;ヂ摼W+的回收模式也是在這里面發揮了很重要的支撐作用。如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同時引入“互聯網+”的回收模式,實現兩網融合。紹興市全域推廣資源回收站點建設。許昌市大周循環經濟產業園推動再生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
危險廢物治理模式
陳瑛主任表示,危險廢物的治理工作過程中,任務和問題都是極其繁雜的,在第一階段的試點工作過程中,更多的是以問題導向。
第一是要摸清危險廢物的底數。這方面更多的是借助了信息化的力量。如重慶市探索建設危廢“一物一碼”管理體系,實現廢物產生、收集、貯存、轉移、處置全過程的信息追蹤。深圳市全力打造醫療廢物全過程智慧監管系統和視頻遠程執法平臺。
第二是創新解決小微企業的收集問題。這是近年來反映問題最多的領域。在試點工作過程中,通過支持試點城市開展制度創新,特別一些機制的創新,對固廢法關于危險廢物管理制度實現了探索創新。如紹興市創新開展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收集“直通車”模式。北京經開區以生物醫藥實驗室眾多的生物醫藥園為試點引入第三方駐廠服務。銅陵市開展小微企業危廢收集處置環保管家服務試點、互聯網+廢礦物油收集體系試點示范。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