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7-07 17:06
來源:中國固廢網
近日,中國固廢網獲悉,《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北省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行動方案的通知》發布,《河北省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行動方案》要求,到2022年底,危險廢物監管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建立安全監管與環境監管聯動機制;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基本補齊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方面短板,引導危險廢物環境治理產業積極有序發展;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全省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基本滿足省域內實際處置需求。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危險廢物監管體系。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充分保障,技術和運營水平進一步提升。
《河北省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行動方案》提出,促進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危險廢物利用處置企業規模化。按照“十四五”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規劃布局,設區的市級生態環境等部門定期發布危險廢物相關信息,引導資金、技術、土地、人才等市場要素合理流動配置,促進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產業發展。新建危險廢物集中焚燒處置設施處置能力原則上應大于3萬噸/年。
此外,《方案》還提出,保障重大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統籌謀劃醫療廢物處置應急能力建設,保障重大疫情醫療廢物安全有效處置。(省生態環境廳、省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全面梳理新建、在建和現有危險廢物焚燒處置設施、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協同處置固體廢物的水泥窯等資源,梯次建立協同應急處置設施清單,依據應急狀態,順序啟動應急響應設施。2021年底前,各設區的市級政府至少明確1座協同應急處置設施,建立協同應急處置設施清單。
具體詳情如下: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北省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行動方案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各部門:
《河北省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行動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7月2日
河北省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行動方案
為全面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函〔2021〕47號)精神,切實提升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有效防控危險廢物環境與安全風險,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及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有效防控危險廢物環境與安全風險為目標,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提升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安全。
(二)工作原則。
堅持改革創新,著力激發活力。全面深化改革,開拓工作思路,創新方式方法,激發市場活力,鼓勵試點先行,切實解決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堅持依法治理,著力強化監管。健全危險廢物地方法規制度和標準規范,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建立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健全危險廢物監管體系,依法行政,嚴格執法。
堅持統籌安排,著力補齊短板。科學評估、合理布局、優化結構,分行業領域、分區域地域補齊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方面短板,不斷提升綜合利用水平。
堅持多元共治,著力防控風險。強化政府引導與支持,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和公眾監督作用,實行聯防聯控聯治,嚴守危險廢物環境與安全風險底線。
(三)工作目標。到2022年底,危險廢物監管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建立安全監管與環境監管聯動機制;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基本補齊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方面短板,引導危險廢物環境治理產業積極有序發展;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全省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基本滿足省域內實際處置需求。
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危險廢物監管體系。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充分保障,技術和運營水平進一步提升。
二、完善危險廢物監管體制機制
(四)依法依規履行危險廢物監管職責。各級政府對本地危險廢物治理負總責,將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納入本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統籌推進,協同發展。各級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應急管理、農業農村、衛生健康、公安、海關等有關部門要認真執行國家危險廢物治理方針政策,嚴格落實在危險廢物利用處置、污染環境防治、安全生產、運輸安全以及衛生防疫等方面的監管職責,進一步細化、實化相應監管環節工作舉措,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應急管理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公安廳、石家莊海關等部門及各級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和雄安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不再列出)
(五)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進一步拓寬部門間多層級溝通協作渠道,形成分工協作、齊抓共管工作合力,逐步建立覆蓋危險廢物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等全過程、全鏈條式監管體系。完善聯席會議制度,按照“誰議事、誰召集”原則,及時通報、研究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中重大問題、重大事項,協商、解決監管工作中重點、難點問題。落實首辦移交,各職責部門在日常監管中發現的問題,屬職責范圍內監管事項要第一時間處理,涉及其他部門監管事項第一時間通報;對可能造成證據滅失、被隱匿或者非法轉移以及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第一時間通告相關部門,依法予以處理。促進信息共享,各職能部門要主動將職責范圍內的涉危險廢物審批監管、工作部署以及不涉密需要公開的涉危險廢物問題、案件查辦情況等信息及時通報其他相關單位;行政審批機關要將審批、許可事項結果通知具有法定監管職責部門。(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省農業農村廳、石家莊海關、省應急管理廳、省公安廳、省郵政管理局、省市場監管局、省科技廳、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省法院、省檢察院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