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圍城,土地資源緊缺,垃圾焚燒成為當前人口密集、土地缺乏大城市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向。但垃圾焚燒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普遍遭到居民反對,主要原因就是垃圾焚燒所產生的二惡英。二惡英的毒害性已被“妖魔化”,公眾談二惡英猶如談虎色變,在國家大力推進垃圾焚燒的背景下,如何科學認識二惡英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二惡英是一類什么樣的物質?它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危害?有何減少二惡英的有效措施?我國防治二惡英的規劃如何?
二惡英來源廣危害大
二惡英是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全國每年排放到大氣環境中的二惡英大約5公斤左右,其中來自生活垃圾焚燒的大約只有約1%。
全國主要行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調查顯示,我國17個主要行業二惡英排放企業有萬余家,涉及鋼鐵、再生有色金屬和廢棄物焚燒等多個領域。產生量前9位排序的情況是:第一位的是再生有色金屬,第二是煉鋼,第三是廢物焚燒,第四是鐵礦石焚燒,第五是煉焦,第六是遺體火化,第七是鑄鐵生產,第八是水泥生產,第九是制漿造紙。以上9個行業產生的二惡英占全部行業的98.7%。垃圾焚燒產生的二惡英占的比例是比較小的。
二惡英具有很強生物毒性,被稱為“世紀之毒”,同時具有難以降解、可在生物體內蓄積的特點,進入環境將長期殘留,對人類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已將其列為人類一級致癌物。所以必須嚴格控制二惡英污染。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二惡英排放量呈增長趨勢,我國二惡英污染防治面臨嚴峻形勢。
垃圾焚燒過程如何減少二惡英產生
目前國際和國內業界對二惡英的處理技術已相當成熟,二惡英產生量最多的時候是在焚燒溫度達到400℃左右,而當溫度達到700℃時,二惡英已基本上分解完畢。
據悉,垃圾在焚燒爐內得以充分燃燒是減少二惡英類生成的根本所在。“3T+E”控制法是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措施,即保證焚燒爐出口煙氣的足夠溫度(Temperature)、煙氣在燃燒室內停留足夠的時間(Time)、燃燒過程中適當的湍流(Turbulence)和過量的空氣(ExcessAir)。國外研究表明,在300℃的條件下,即使經飛灰催化,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不能生成二惡英。
由于焚燒爐煙氣中的二惡英類物質主要是吸附在飛灰表面,因此高效除塵可以極大減小焚燒設施向大氣排放二惡英類物質。活性炭吸附是焚燒設施普遍采用的尾氣凈化方法。自上世紀90年代,歐美已推出幾種可用于焚燒設施煙氣中二惡英類降解的催化劑,測試數據顯示對煙氣中二惡英類的去除率較高,但設備的投資和運行費用也較大。
此外,還要積極提倡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制定排放標準,降低二惡英的排放量。
加強二惡英監測 消除公眾疑慮
盡管技術上可以有效控制二惡英排放,公眾對垃圾焚燒二惡英類物質的排放仍存顧慮,因此可通過監測數據推測二惡英類物質排放情況,建立公眾參與的長效機制,對焚燒企業進行監督。
國內對二惡英排放的檢測技術和標準已比較成熟,全國已有大約30多個二惡英實驗室。
不過,目前對二惡英的檢測尚不能做的實時監測,都是取樣之后送到實驗室檢測完成。在線監測的技術已經在研究中。
二惡英雖不能做到實時在線監測,但可以通過一些在線監測的數據推測二惡英的排放情況,比如CO的排放,煙氣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可以表征燃燒效率。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編制的《生活垃圾焚燒技術導則》規定,焚燒廠煙氣中CO的含量不大于60mg/m3,爐渣熱灼減率不大于3%。垃圾燃燒完全,能夠有效控制二惡英的產生。
目前,國內一些城市也在考慮在焚燒設施設立在線長期采樣裝置,通過長期采樣裝置可以設定每天、每周或每月的采樣時間及采樣量,取得一定時間內焚燒設施煙氣中排放二惡英類物質的平均值。與每年一兩次監測結果相比,這樣更能反映企業長期排污情況,減少公眾擔心。
此外,在對二惡英的監測方面,可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為公眾提供及時、透明、準確的二惡英排放數據。
二惡英控制已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
我國二惡英排放量大,排放源量多面廣,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和健康風險隱患突出,污染防治任務艱巨,國家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來控制二惡英的污染。
國務院2007年4月批準《國家實施計劃》,對二惡英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2010年,國家環保部等九部委發布《關于加強二惡英污染防治的指導意見》,提出二惡英污染防治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到2015年,我國將建立比較完善的二惡英污染防治體系和長效監管機制,重點行業二惡英排放強度降低10%,基本控制二惡英排放增長趨勢。
今年2月1日,環境保護部原則通過了《全國主要行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二惡英以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治理將納入國家計劃。
據分析,在政策大力推廣垃圾焚燒的基礎上,二惡英的污染治理無疑會給行業帶來機遇與挑戰,一方面,會抑制行業的進一步市場擴張,另一方面也會為垃圾焚燒中二惡英的治理帶來一定的市場空間,整體而言,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本文綜合了中國環境報、北京科技報、南方日報、光明網、中國經濟網等媒體信息)
將于2013年1月11-12日舉辦的“第六屆固廢戰略論壇”將就垃圾焚燒政策、商業模式、運營管理、監管等問題展開探討,敬請關注!
編輯:劉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