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26 09:05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徐冰冰
4.管理+技術,組建焚燒技術團隊,化解運營難題
為保證生產穩定運行,公司組建了以總經理和生產副總牽頭,配伍工程師、焚燒主管、技術員、班長和中控操作員為成員的焚燒技術團隊,根據生產情況分析、解決生產中遇到的難題:如在生產中發現物料在回轉窯內易熔,進入二燃室燃燒的氣相不夠的情況,通過三個月的生產操作積累,結合配伍物料,摸索總結出一套解決焚燒物料易熔結焦的控制方法;采用高熱值廢液替代輔助燃油進入二燃室燃燒保持出口溫度達標,輔助燃油用量上遠遠低于設計要求。通過對回轉窯安裝紅外測溫成像裝置,窯尾及二燃室安裝高精度紅外測溫裝置、窯尾高溫視鏡及除渣機監控隨時掌握物料的燃燒情況,便于操作人員根據情況及時調整控制參數,讓物料能充分燃燒。
在剛開始生產初期,發現煙氣排放值很難保持相對穩定,經過分析確定是因為挖機拌料時對物料的破碎和攪拌均勻程度不良造成。為保證生產任務和煙氣雙達標,對設備進行技改,采取了窯頭干法預脫硫脫酸+半干法脫硫脫酸+干法脫硫脫酸的三級組合凈化方式、另增加了小蘇打脫氯裝置,在煙氣凈化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7年6月,焚燒車間完成濕法脫酸系統的安裝調試工作,更進一步提高了煙氣的凈化效果,煙氣排放指標遠遠低于國家標準,達到歐盟控制標準。
5.數字化運營
項目焚燒車間設備還實行了料坑紅外測溫成像監控、行車自動化運行、生產控制連鎖等一系列安全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了安全風險,對生產人員的人身安全和生產設備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 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東江環保”)創立于1999年,是廣東省屬企業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國內唯一深港兩地上市環保企業(HK00895,SZ002672)。公司立足于工業廢物處理業務,積極拓展市政廢物處理業務,配套發展環境工程及服務和貿易及其他等增值性業務,充分發揮完整的產業鏈優勢,秉承"保護環境、再造資源"的綠色理念,為企業和城市提供環境管理整體解決方案,打造符合低碳經濟特色的綜合性高科技固廢處理環保服務商。
南寧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廠項目

一、項目概況
南寧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BOT項目是國家首批33個試點城市項目之一(以下簡稱餐廚垃圾處理廠)。2011年,南寧市政府決定采取BOT模式建設,經過公開招投標,由廣西藍德公司負責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處置一體化工作。
項目設計規模為200t/d餐廚,22t/d地溝油,總投資1.34億,目前日處理量已達到230t/d。
2017年5月24日,南寧餐廚項目成功入選國家發改委第二批PPP項目典型案例;2017年6月2日,該項目通過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2017年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驗收。
為盡快緩解南寧市餐廚垃圾處理難題,杜絕“地溝油”重回餐桌,更好地保障市民的食品安全。2016年2月5日經市政府批準南寧市餐廚垃圾處理廠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擴容升級,改擴建項目新增設計規模為250t/d餐廚(含廚余),20t/d地溝油,總投資1.53億。項目建成后,總處理規模達到450t/d餐廚,42t/d地溝油。
南寧餐廚項目采用“預處理+厭氧發酵”處理工藝,預處理部分采用高效生物質分離器自動分選技術,生物處理部分采用降流式免維護厭氧發酵處理技術。

項目工藝流程圖
地溝油經工藝處理系統制成生物柴油外售,餐廚廢棄物經生物質分離器進行有機物與無機物高效分選,分選率可達95%以上。分選出的無機部分進入填埋場,有機部分經厭氧發酵產生沼氣,沼氣用作發電。產生的沼渣經脫水后制成營養土出售,產生的污水和臭氣集中處理后達標排放,使餐廚廢棄物的處理得到減量化、無害化及資源化。
南寧市餐廚垃圾資源化率達到90%以上 ,達到了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的效果,也真正實現了垃圾的“變廢為寶”。


二、項目成效
目前,項目完全實現了項目投資主體多元化、運營主體企業化、運行管理市場化、監督管理智慧化。2015年12月4日,全國環衛協會餐廚垃圾專委會在南寧召開年會,會上南寧市餐廚垃圾處理的模式和經驗得到與會專家、代表的高度評價與肯定,被稱為“南寧模式”。
(一)項目運行總體情況。南寧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廠(以下簡稱餐廚垃圾處理廠)自2015年3月19日在全市啟動餐廚垃圾收運工作。截止目前為止,項目集中收運量達到230噸/天,年累計處理量約8.4萬噸,已超出設計規模。南寧市餐廚垃圾統一收運工作已經基本覆蓋全市區大中型餐飲單位,覆蓋率達到95%以上。廠區的餐廚垃圾處理后,轉化為天然氣、生物柴油和營養土,資源化率達到95%以上。自運行以來,廠區處理無停產事故,設備正常運轉率達到95%以上。_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