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09 15:55
來源:臺州市政府
日前,浙江臺州市政府印發《臺州市“垃圾革命”(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完成同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前端投放、終端處置相匹配的垃圾收運管理體系建設。至2020年,新增城鎮生活垃圾運輸車輛280臺,運輸能力5000噸/日。全文如下:

臺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
臺州市“垃圾革命”(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臺州市“垃圾革命”(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臺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9月25日
(此件公開發布)
臺州市“垃圾革命”(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十四次黨代會、市五屆一次黨代會和人代會精神,打造美麗浙江的臺州樣板,深入開展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扎實推進垃圾分類減量,特制定此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發展定位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目標,結合低碳生態城市建設,按照“全面覆蓋、提升質量、促進減量”的要求,緊盯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前端投放提升、處置能力提升、收運管理提升、普及宣傳培訓等四個環節開展專項行動,不斷提高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質量,切實促進垃圾減量,提高垃圾處理水平。
二、主要內容
(一)開展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前端投放提升專項行動。
1.總體目標。推進城鎮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力爭到2020年底實現全市城鎮生活垃圾總量零增長,城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市區城區范圍內全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市建成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150個以上,完成生活垃圾分類規范市場創建80個,完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單位創建500個。
2.基本原則。一是典型創建,試點先行。2017年各地根據現有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和運輸能力,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先行開展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前端投放試點工作。2017年底前,椒江、黃巖、路橋、臨海、溫嶺、玉環各創建示范小區10個、示范單位30個(其中示范學校15個)、規范市場10個、餐飲垃圾分類示范點10個;天臺、仙居、三門各創建示范小區5個、示范單位30個(其中示范學校15個)、規范市場5個、餐飲垃圾分類示范點5個;臺州灣產業集聚區創建示范小區1個、示范單位1個、餐飲垃圾分類示范點1個;臺州經濟開發區創建示范小區10個、示范單位30個(其中示范學校15個)、規范市場2個、餐飲垃圾分類示范點10個。二是條件成熟,全面鋪開。2018—2019年各地陸續完成餐廚、廚余垃圾處置廠建設后,全面推開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前端投放能力提升工作,增加示范小區和示范單位(示范學校)、規范市場、餐飲垃圾分類示范點的數量,提高垃圾分類覆蓋率至100%。
3.主要任務。一是實施城鎮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定完善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標準,確立強制分類類別,制定強制分類行動目標。嚴格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26號)文件要求,市區范圍內全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縣(市)根據條件穩步推進。重點對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科研、文化等事業單位,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團組織,車站、機場、體育場館等公共場所,以及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相關企業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嚴格落實“限塑令”,執行國家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標準。二是開展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試點。鼓勵采用二維碼廚余專用垃圾袋、智能回收等技術實施溯源追蹤管理,開展高標準分類示范小區試點。逐步將城鎮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主體納入環境信用體系。三是開展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單位試點。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大力推行垃圾分類,強化源頭控制和過程督導,做到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四是開展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規范市場試點。鼓勵果蔬批發市場和集貿市場推行“凈菜進城”;規范市場廚余垃圾管理,引導就地處理。五是加強餐廚垃圾分類監督管理。規范餐廚垃圾的收集和集中處理,研究制訂《臺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要求餐飲經營者提示、指導消費者理性、適量點餐,倡導光盤行動。六是開展城鎮生活垃圾二次分揀試點。積極開展生活垃圾二次分類分揀,提高垃圾分離率。
(二)開展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管理提升專項行動。
1.總體目標。完成同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前端投放、終端處置相匹配的垃圾收運管理體系建設。至2020年,新增城鎮生活垃圾運輸車輛280臺,運輸能力5000噸/日。
2.基本原則。一是科學規劃,分類管理。根據現有生活垃圾處置體系,科學制定垃圾分類收運方案,聯系落實收運單位和分類收運車輛。二是分工明確,責任到位。明確垃圾收運環節各相關部門職責,分路段、分類別落實垃圾分類收運責任。
3.主要任務。一是抓好物業服務企業管理。落實物業服務企業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主體責任。加大對物業服務企業和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通過以獎代補、返還小區垃圾清運費等形式提高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性。二是抓好城鎮生活垃圾分類運輸。市環保局、市商務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城市管理局)分別落實有毒有害垃圾(危險廢棄物)、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收運管理工作。合理配置收運能力,規范日常作業管理,并接受市民和媒體的監督,確保分類垃圾按規定進行分類收集與運輸,杜絕混運現象發生。三是健全城鎮生活垃圾回收體系。研究制定財政、土地等政策,鼓勵企業回收城鎮生活垃圾中低價值可回收物,提高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根據省強制回收產品和包裝物名錄,依法依規建立強制回收體系。支持企業建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臺,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合理布局回收網點和分揀中心;鼓勵企業采用押金、以舊換新、設置自動回收機、快遞送貨回收包裝物等方式回收再生資源。培育一批再生資源回收龍頭企業。建立有害垃圾強制回收體系,減少有害垃圾產生。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