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24 13:17
來源:鎮江市人民政府
中國固廢網獲悉,《鎮江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于近日印發,根據方案,到2020年底,生活垃圾分類配套體系基本建立,居民基本養成垃圾分類習慣,鎮江市區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到70%,各轄市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到60%,農村試點區域的有害垃圾基本實現分類收集處理,有機易腐垃圾基本實現就地生態處理。
鎮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文件
鎮政辦發〔2018〕57號
鎮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
鎮江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的通知
各轄市、區人民政府,鎮江新區、高新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
《鎮江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鎮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 年 5 月 11 日
(此件公開發布)
鎮江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為認真貫徹《江蘇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辦法》(蘇政辦發〔2017〕136號)和《中共鎮江市委常委會2018年工作要點》等文件精神,加快推進本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不斷擴大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切實提高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新發展理念,將垃圾分類作為打好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全面提高垃圾分類工作水平,推進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創造優良的人居環境。
二、工作目標
以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作為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基本類別,以餐廚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園林綠化垃圾、農貿市場有機易腐垃圾等作為我市生活垃圾分類的擴展類別,通過黨政機關率先實施垃圾分類、街道為單元創建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和建制鎮為單元創建全鎮域垃圾分類試點鄉鎮等方式,到2020年底,生活垃圾分類配套體系基本建立,居民基本養成垃圾分類習慣,鎮江市區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到70%,各轄市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到60%,農村試點區域的有害垃圾基本實現分類收集處理,有機易腐垃圾基本實現就地生態處理。
三、工作任務
(一)建立健全與垃圾分類相配套的收運體系實施垃圾分類的單位、小區、公共區域要嚴格做到分類投放和分類運輸,杜絕垃圾分類投放后重新混合收運。
1.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
各地要按照確定的分類種類,按照國標統一配置標識易懂、規格適宜、設計美觀的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并設置垃圾分類引導指示牌。新改擴建的住宅工程,應按照《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范》《鎮江市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配置標準》等相關規范與主體工程同步配套建設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各轄區城市建成區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2018年達到45%以上,2019達到60%以上,2020年達到70%以上;各轄市城市建成區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2018年達到35%以上,2019年達到50%以上,2020年達到60%以上。
(1)推動黨政機關率先實施垃圾分類
從各級黨政機關率先做起,嚴格落實垃圾分類標準要求,對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等實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并逐步將垃圾分類擴大到其他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形成黨政機關帶頭、全社會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局面。有食堂的黨政機關及其他單位,必須將餐廚垃圾納入分類體系。
2018年,各級黨政機關完成垃圾分類全覆蓋,并在市區(含轄市市區)重要車站、碼頭、公園、體育館等對外窗口單位實施垃圾分類試點;2019年,各地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實施垃圾分類的覆蓋率要達到50%,城市建成區內實施垃圾分類的單位數量要達到各類單位總量的50%;2020年,各地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實施垃圾分類要達到全覆蓋,城市建成區內實施垃圾分類的單位數量要達到各類單位總量的60%。
各轄市、區要落實屬地責任,積極支持駐本轄區各級黨政機關、車站、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開展垃圾分類。市教育局、住建局、旅游委、交通運輸局、商務局、衛計委、體育局、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部門要牽頭做好各條口單位的垃圾分類工作。
(2)開展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
積極開展以街道為單元的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工作,在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實現“三個全覆蓋”,即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主體責任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基本類別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運、處理系統全覆蓋。2018年,全市新增354個單位、252個居民小區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各地要結合年度任務(實施垃圾分類小區覆蓋率2018年40%、2019年50%、2020年55%),將試點單位和小區盡量集中在同一街道,按照省統一要求,開展以街道為單元的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工作。2018年,京口、潤州兩區各完成1個街道的示范片區創建工作;2019年,除鎮江高新區外,各地各完成1個示范片區創建;2020年,各地各完成1個示范片區創建工作。示范片區內實施垃圾分類的單位和居民小區數量不得少于總量的70%。
(3)開展全鎮域垃圾分類試點鄉鎮創建
按照城鄉統籌、環衛一體化發展要求,以有害垃圾、有機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作為我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的基本類別,積極開展以建制鎮為單元的全鎮域垃圾分類試點鄉鎮創建工作,研究探索農村有機易腐垃圾就地生態處理建設,努力推進農村垃圾分類試點工作。2018年,揚中市油坊鎮全鎮域垃圾分類試點進一步推進和完善;丹陽市、句容市、丹徒區分別完成呂城鎮、后白鎮、世業鎮的全鎮域垃圾分類試點鄉鎮創建工作,試點鄉鎮實施垃圾分類的村莊覆蓋率不得低于80%;其他鄉鎮至少完成一個行政村全村域垃圾分類試點村創建工作。2019年,丹陽市、句容市各新增完成2個全鎮域垃圾分類試點鄉鎮創建工作,揚中市、丹徒區各新增完成1個試點鄉鎮創建工作;2020年,丹陽市、句容市、揚中市、丹徒區、鎮江新區各新增完成1個全鎮域垃圾分類試點鄉鎮創建工作。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