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6-10 08:07
來源:瀚藍環境
合作共贏,帶動社區發展
居民的認可只是開始,瀚藍主動探索鄰親和鄰利的模式建立和關系重構,致力于變“鄰避效應”為“鄰利效益”,實現共享發展。2016年,瀚藍與輕工學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教育培訓、工業旅游、孵化器等三個方面開展合作。根據合作協議,瀚藍在南海固廢產業園的中心區域開辟了一個占地20畝的環保公園,并建設一個近3000平方米的環保展廳,用于公眾環保教育。同時,瀚藍與輕工合作共建南海工業旅游博物館,這是全國首個以工業旅游為主題的校企共建博物館,并按照“一主三副”的規劃格局,建一個主館南海民俗歷史廳和三個副館——南海旅游資源廳、南海工業產業廳、南海教育科技廳。環保公園、環保展廳和運營工廠等參觀線路,還與輕工規劃的工業展覽館、校區景觀長廊等景點結合起來,豐富景點的內涵,同時提升企業和學校的環境形象。此外,雙方共同建立了產業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瀚藍環境學院”,組建環保產業孵化器,在產學研基地建設、環保人才職業培訓、行業人才標準制定、學生創新創業等多方面進行深度合作。通過合作,學校方面可以提升學校教育環境,增強實力,也為學生就業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
成效
社會效益
在誤解與焦慮面前,瀚藍用“工匠精神”的耐心與真誠贏得了公眾的信任,并構建起“鄰利”型社區關系。瀚藍建設的固廢(垃圾)處理環保產業園,連續8年實現生活垃圾和污泥處理的臭味零排放、廢水零排放,周邊群眾“零投訴+零上訪”。在佛山市科技企業和高校最集中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瀚藍環境的南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提標擴能工程,沒有任何反對,環評公眾參與均百分之百通過。
經濟效益
2013年,住建部頒發全國AAA級無害化垃圾焚燒發電廠,瀚藍各項指標得分第一。2016年,住建部向全國推薦焚燒垃圾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五家企業,瀚藍環境位列其中。2017年,瀚藍環境固廢業務擴展至全國9省23市,“零投訴+零上訪”垃圾處理模式正在推向全國各地。
展望
作為環保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不是一種選擇,而是社會和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未來,瀚藍將繼續貫徹“城市好管家、行業好典范、社區好鄰居”的社會責任理念,做好自身運營管理的同時,積極透明公開環保數據,持續探索更多與社區公眾的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并將“瀚藍經驗”“瀚藍模式”推向全國,帶動整個行業完成從“鄰避”到“鄰利”的轉變。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