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5-13 09:21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丁寧
對于一般生活垃圾而言,重慶主城區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相對充足,填埋方式已逐步淘汰。長生橋垃圾填埋場位于重慶市南岸區茶園新區,占地約1037畝,主要接受重慶主城區5個區的生活垃圾,于2003年7月投入運行,2016年5月關停。高峰期日處理垃圾3000噸,接近庫容量。自建成以來,長生橋垃圾填埋場日處理量占主城區生活垃圾總量的41%-60%,隨著越來越多的焚燒設施投入運營,重慶的垃圾填埋方式已宣告落幕。

紹興
在末端處理方面,位于柯橋區平水鎮的大塢岙垃圾填埋場,是紹興市越城區和柯橋區共用的唯一垃圾填埋場地。2008年,填埋場經過改造重新投入使用,總占地面積44公頃,設計使用時間為14年。填埋場一期填埋容量為90萬立方米,已于2011年底達到飽和狀態。現在運行的是2013年投入使用的二期工程,計劃日填埋生活垃圾500噸,而目前日填埋量已達到700~1100噸。填埋場庫容已告急。
目前紹興市主要的垃圾焚燒設施包括紹興市垃圾和污泥處理綜合利用工程、上虞區垃圾焚燒發電廠和紹興市循環生態產業園一期焚燒廠項目,目前運營的焚燒設施處理能力為4450噸。循環產業園二期焚燒項目交付后,紹興市焚燒能力將達近6000噸。可滿足近期紹興生活垃圾處理需求。

紹興市餐廚及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也相對較早。據悉,2015年5月,柯橋區成為全國首個建立餐廚垃圾處理中心的縣級城市,對城區餐飲垃圾實施集中無害化、資源化處理。

三亞
2017年年末三亞市常住人口76.42萬人。根據《2017年三亞市環境狀況公報》,2017年,城市市區生活垃圾產生量為63.7萬噸,其中16萬噸生活垃圾由三亞市垃圾處理場進行衛生填埋處理,均能做到日產日清,滲濾液經物化、生化和膜處理后達標排放;46.3萬噸生活垃圾由三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用來焚燒發電;1.4萬噸餐廚垃圾用于沼氣發電。城市市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總量為63.7萬噸,無害化處理率為100%。
三亞2015年起將垃圾分類試點單位推廣到農村,2018年啟動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擴建項目建設。在循環產業園區內,已經建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二期、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等7個項目,實現生活垃圾、廚余垃圾、建筑垃圾、醫療垃圾等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同時,三亞已啟動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編制工作,規劃建設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大件垃圾回收中心、廢舊車輛拆解中心等一系列項目,多點發力推動循環經濟項目發展。
三亞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于2007年12月開工,2009年3月投入運營,設計處理規模500噸。主要負責對三亞市及周邊鄉村垃圾進行填埋處理。建設占地面積4畝,使用期限18年。
在焚燒方面,三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擴建項目總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1,800噸,項目將先建設日處理垃圾規模1,200噸,投資約人民幣6.4億元,預計每年提供綠色電力約1.5億千瓦時。項目將預留600噸/日垃圾處理量,根據當地垃圾處理需求稍后建設。
三亞市餐廚垃圾處理項目總投資1.2億元,坐落在立才農場的三亞市生活垃圾填埋場附近,占地46572㎡(70畝),年處理餐廚垃圾36000噸、廢油脂14400噸。建成后年產蛋白飼料原料2160噸、物柴油7200噸、沼氣65萬m?、植物瀝青430噸、甘油500噸。該項目一期處理餐廚廢棄物100噸/日,遠期處理規模為150噸/日。項目采用BOT方式建設,目前由光大國際收購,殘渣與光大生活垃圾焚燒廠進行協同處理。
許昌
2018年末,許昌市常住人口達443.74萬人,生活垃圾產生量巨大。根據《許昌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操作辦法》,許昌市居民家庭將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可燃垃圾、餐廚垃圾、其它垃圾四類。
在末端處理設施方面,許昌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遷建)選址于許昌市西郊香山公園(原垃圾填埋場封場而建),龐莊村以西,垃圾填埋場以北及以東地塊。確定擬建設規模為日處理城市生活垃圾 2250 噸垃圾來源于許昌市區及周邊禹州、長葛、許昌、襄城等縣城。擬采用3臺日處理能力750t 的機械爐排爐焚燒爐。
盡管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紛紛上馬,但目前許昌仍無餐廚垃圾處理設施,由生活垃圾焚燒廠進行焚燒處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焚燒設施的損耗、滲濾液問題的加重以及有機質資源的浪費。E20研究院認為,隨著無廢城市試點工作的推進,許昌市未來對相關靜脈產業園的規劃需提上日程。

徐州
2018年徐州市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0.20萬人,全市生活垃圾日產生量約8300噸。
徐州市區內生活垃圾管理水平較高。市區共有垃圾轉運站34座,配套各類垃圾收運車輛560余輛,日轉運能力達到3000噸以上,建立了以區域大型轉運站二次轉運和小型轉運站或垃圾壓縮車轉運相結合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實現了機械化、壓縮化、密閉化,市區垃圾收運覆蓋率100%。市區生活垃圾日產生量約3000噸,采取垃圾焚燒發電為主(日均處理垃圾1500噸),衛生填埋為輔(日均處理垃圾1500噸)的處理方式,分別由徐州協鑫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和雁群生活垃圾填埋場接納處理,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在餐廚垃圾管理方面,2017年新建徐州市餐廚垃圾處理,由徐州鼎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聯重科(000157)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注冊資本5000萬元,其中政府出資方徐州市國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5%,回報機制為政府可行性缺口補助。工藝主要采用厭氧消化處理技術,處理規模為日處理餐廚廢棄物200t/d,廢棄油脂30噸,分兩期實施,收運范圍為徐州市主城區。徐州市規劃區內餐廚廢棄物統一由一家公司進行收集、運輸和處理,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與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企業簽訂收集運輸協議,這對防止“地溝油”回流餐桌,維護徐州市食品安全管理,保障百姓健康,促進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有重要意義。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