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0-30 14:18
來源:首創環境
4.智能監控。通過對每輛環衛車配備先進GPS定位數字管理系統,實現對所有環衛車輛的運行狀況和軌跡進行動態化、信息化監管,有效提升了車輛管理水平。
5.安全快捷。安全生產是推動垃圾清運工作的前提,公司通過常態化的安全知識培訓,定期對車輛檢查保養,組織安全演練、開展安全月活動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不斷增強干部職工的安全意識,在圓滿完成工作指標的同時,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二、用一流的標準抓管理,創新“四位一體”精細化管理模式
以基礎管理為支撐,公司堅持“規范細節、程序控制、嚴明紀律”的工作理念,創新“四位一體”精細化管理模式。
一是素質教育精細化。為了打造一支“愛崗敬業、誠信服務、業務熟悉、奮發向上”的收運隊伍,臨猗項目公司持續開展講業務比技能、講文明比形象、講奉獻比素質,爭當“安全紅旗車”的“三講三比一爭”競賽活動,通過對手賽、挑戰賽,涌現出一批愛崗敬業、任勞任怨的優秀員工。不但發揮了典型示范作用,還有效強化了員工的責任感、歸屬感和安全生產責任心。
二是規范細節精細化。做到“三個合理安排”,即合理安排收運計劃,合理安排車輛,合理安排裝卸。不斷完善車輛管理、收運管理制度,每天按照收運計劃,進行“公交式網絡化立體”收運,不放過一個垃圾池。
三是程序控制精細化。按照“統一調度、統一管理、分車核算”的管理辦法,做到“五定”,即定人、定車、定任務、定安全責任、定行車路線。
四是作業服務精細化。強化員工服務意識,規范收運標準,要求收運前,將周圍垃圾清掃、堆放在垃圾池內;收運后,將垃圾池內、外打掃干凈,做到“車走池凈”,保持垃圾池及附近區域的整潔有序。運輸時,車輛做到密閉化,不揚灑、泄漏,不二次污染。每個垃圾池噴涂公開收運電話,加強對垃圾池收運工作的巡查和監督。同時還與服務單位進行“面對面”交流,傾聽意見建議,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三、用高度的責任抓安全,創新“五抓并舉”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生產是公司生存和發展的命脈,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要害。沒有安全生產,企業生存發展就是空談。因此,公司將安全管理作為重中之重,創新“五抓并舉”安全管理模式。
一是抓教育。邀請交警隊、安監局、東風服務站等管理服務單位,堅持常年對司機進行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教育,增強駕駛員的服務水平和安全生產意識。
二是抓責任。公司與各部門、各崗位員工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各自的安全工作職責,嚴格責任追究。堅持“誰開車,誰負責”的原則,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
三是抓檢查。每月定期進行車輛安全抽檢,做到“聽、聞、摸、看、敲”,對車輛內外、上下,大到車廂、料斗,小到一個液壓管螺絲、線卡,做到徹底排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通過抓車輛抽檢,使車輛始終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降低維修費用,確保安全收運。
四是抓監管。利用GPS監控平臺,通過實時狀態監管、歷史軌跡查詢、油耗監管等,掌握所有車輛最新動態;通過GPS查詢,抽查車輛是否在固定路線、固定鄉村內收運,加強監控管理;大力開展收運標準化建設工作,嚴格規范車輛運營,杜絕違規環衛作業,實現車輛智能考核,使車輛管理達到準確定位無盲點。
五是抓紀律。對所有駕駛人員定期進行紀律培訓,嚴防不安全的現象萌動。嚴格獎懲制度,每月對司機進行一次包含垃圾收運噸位、收運質量、維修保養費以及是否超速等在內的綜合考評,張貼并公布,獎優罰劣,做到用紀律管人管事,用制度約束職工言行,用制度提升企業形象。
通過自我創新三模式的規范運行,首創環境在臨猗的鄉村生活垃圾收運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生活垃圾絕跡了,大小街巷潔凈了,人居環境改善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步伐加快了。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