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1-10 17:27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影
“十九大”后,“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已蓄勢待發,而環衛無疑是人民眼中“美麗中國”的最直接體現。傳統的環衛行業經費短缺、設備陳舊、人員老齡化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發展,影響了效率,環衛行業市場化改革應運而生。環衛市場化運營逐步走上正軌后,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帶來了一體化項目的火熱。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垃圾處理需求日益迫切。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便提倡垃圾分類,并在2000年首次在大城市開展垃圾分類嘗試,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廣州、深圳、廈門(8個城市)入選第一批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但垃圾分類處理成效卻預期不足。
2016年12月21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在聽取浙江關于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匯報后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
垃圾分類卷土重來。近兩年,垃圾分類政策不斷推出,垃圾強制分類進入常態化也指日可待。
環衛駛入環保新“藍海”
環衛市場化的實踐起步于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率先進行了一些探索。2003年以后,不少東部沿海城市紛紛推動環衛市場化,部分城市甚至實現城區環衛全面市場化。特別是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96號)發布,明確要求在公共服務領域更多利用社會力量,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各地環衛市場化力度明顯增強。
E20研究院曾估算,預計2020年環衛市場市場化運營空間將達到400億/年,在整體固廢產業的占比接近三成。雖然環衛作為輕資產運營行業,一般項目體量較小,但市場卻直逼重資產投資垃圾焚燒行業的500億/年運營空間。
環衛市場化大閘拉開,項目也不斷釋放,且速度日益加快。根據中國固廢網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環衛市場化項目占整個固廢市場化項目的近6成,環衛市場化熱度可見一斑。但保守估計,目前我國環衛行業市場化率僅為30-40%左右,距發達國家的60-70%尚有一定差距,E20研究院認為我國環衛市場空間正在加速釋放,并將在未來5-10年內持續釋放。
2014年起,國家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各地環衛PPP項目數量明顯增多,甚至有地方政府明確要求將以往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環衛項目轉變為PPP模式。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中,已有50多個環衛PPP項目(含清掃、收運)入庫。隨著環衛PPP項目嶄露頭角,不少企業開始進行橫、縱向延伸,運營服務與裝備制造聯動助力,城鄉二元對立結構順利打破,區域布局和業務范圍雙雙擴大,環衛一體化成環保新“藍海”。
E20研究院曾提出,環衛一體化包括多個維度的整合,一是區域維度,不同區縣、不同城鎮、城市和鄉村的環衛服務都將整合為更大體量的項目。二是鏈條維度,環衛上下游,包括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收運、垃圾處理以及垃圾分類等都有整合的趨勢,即傳統“小環衛”逐漸向“大環衛”轉變(詳情請點擊:深度|環衛市場化發展的五大趨勢)。加之集約循環的理念深入人心,環衛一體化概念迅速崛起,環衛項目服務范圍逐漸擴大,覆蓋了公廁運營、市政綠化、景觀亮化、廣告牌清理、路燈維護等內容,項目體量也有了較大幅度增長(詳情請點擊:“環衛+X”項目頻出,市場 從“小環衛”走向“大環衛”)。
環衛行業區別于其他固廢行業(如危廢處理等領域較高的技術壁壘、垃圾焚燒領域較高的資金壁壘等)準入壁壘較低,在巨大的市場空間以及零散的項目背后是大量企業的激烈競爭。據E20研究院調研,目前我國環衛市場共有不少于9000家企業。
E20研究院對部分較大規模的環衛企業進行了來源分析,發現目前我國環衛市場競爭主體可主要分為以下幾類:以僑銀環保、中環潔等為代表的傳統環衛企業,以北京環衛集團為代表的地方性企業,以啟迪桑德、錦江生態等為代表的垃圾焚燒企業向前端延伸的企業和以中聯環境、龍馬環衛、傲藍得等為代表的車輛設備商轉型企業。
在2018(第十二屆)固廢戰略論壇上,僑銀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周丹華表示,2018年環衛市場可謂精彩紛呈,環衛市場化項目無論從招投標項目數量、合同金額和新簽項目首年金額等均創歷史新高(詳情請點擊:僑銀環保周丹華:企業要有正確的行動軸心)。
正如周丹華所說,杭州錦江集團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崔健介紹道,2018年,全國環衛市場年服務金額1億以上的項目近20個,年服務金額5000萬到1億的項目70多個。總合同額目前將達到2000億,環衛PPP項目在2018年年底預計達到750個,2018年單個項目平均年合同額近500萬(詳情請點擊:錦江生態崔健:變化與變革之下,環衛企業如何應對?)。
北京環境有限公司市場與投資部部長李騰介紹,近年來,北京環衛集團已陸續成為全國62座城市的環境綜合服務商,提供垃圾分類、清掃保潔、轉運、各類固廢處置及再生資源等全產業鏈業務。在集團服務的62座城市中,道路清掃面積達3.5億元平方米,年固廢收運量超過1200萬噸,年固廢處理量超過1100萬噸(詳情請點擊:北京環衛集團:三方協作共贏,規避宿遷環衛項目“破窗效應”)。
中環潔環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運營官郭峰表示,依托強大的資本支撐和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針對整個環衛市場和城市環衛市場化改革,中環潔都有一整套切合實際的解決方案。公司熟悉政府需求所在,同時根據自身經驗,在環衛市場化改革過程中的人、財、物安置等方面也有相應的應對方案(詳情請點擊:中環潔郭峰:突破變局 淺析環衛運營策略)。
“資本助力+實體環衛”化學效應集聚,中環潔的飛速發展可謂水到渠成。截至2018年年底,中環潔環衛市場新簽合同已超70億(詳情請點擊:環衛市場生力軍 中環潔已揚帆起航)。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