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20 14:59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艷茹
在近日召開的 “2019(第十三屆)固廢戰略論壇”中,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執行副會長、中環潔總經理陳黎媛分享了中環潔在黃山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中的實踐經驗及探索心得。

本文根據嘉賓發言內容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生態文明建設大背景下的系統規劃
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以生態文明建設促進長三角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皖浙兩省創新建立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提升黃山全域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發展全域旅游、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安徽省、黃山市兩級政府高度重視,著力打造全流域治理可復制可推廣的黃山模式 。
黃山作為流域補償在全國具有開創意義的試點城市,市委市政府以區域合作、生態補償、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堅持全域覆蓋、城鄉一體、整體設計、全域保護,強力推進新安江流域的綜合治理,總體規劃設計了從前端農村垃圾保潔收集、壓縮轉運直至末端處理的整體垃圾處理體系,從源頭上杜絕污染發生,確保新安江流域的垃圾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中環潔作為中信產業基金旗下的城鄉環境綜合服務運營商,以企業責任、環境責任、社會責任為己任,積極響應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從黃山項目出發,堅持高標準投入、高品質服務,科技引領、系統運營,社會共建,力爭走出一條高效能、高品質的“黃山模式”之路。
黃山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
為切實推進黃山項目,2018年6月份黃山中環潔成立,項目整體投資是5.21億元,項目覆蓋三區四縣,覆蓋人口約116萬人,覆蓋面積9188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總長358公里,在項目服務區域內的流域長度為243公里,河流總長度是3658公里。
該項目采用全流域水域無人機巡檢及水域保潔作業、全產業鏈全周期收轉運體系建設、全域覆蓋的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實現了水域垃圾治理、垃圾日產日清、垃圾源頭管控。整理看來,項目是踐行習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新理念、落實長江大保護和長三角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新理念的創新實踐,成為落實新安江流域生態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生態文明建設與社會環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機制。
項目實施后,新安江水域治理效果明顯,從水的源頭全程作業保障,有效控制了陸上生活垃圾流入河道。此外,黃山中環潔加大投入,配合政府承擔洪水汛期的和水草豐盛季的大量附加作業,保障水面清潔。經過努力,農村垃圾久治不愈的歷史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陸地垃圾每月收集量約一萬余噸,全覆蓋、全程不落地、沒有二次污染,徹底改變小型焚燒爐的落后治理模式,大幅改善農村垃圾亂丟亂倒的落后面貌,根治陳年積存垃圾。
項目公司從創新發展模式的角度,提出可復制的“黃山模式”,開展黃山市全流域保護,形成黃山經驗,受到中央和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在中宣部組織的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數十家央媒、省媒開展的“高質量發展調研安徽行”活動中,受到高度肯定和廣泛宣傳報道;接受安徽省副省長周喜安一行開展的新安江河長制巡查;《學習時報》就黃山模式進行整版報道;獲得國家、市、區縣、鄉鎮等各級政府和機構授予各類表彰百余次。
在取得顯著環境效果的同時,該項目也收獲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項目解決就業四千余人,精準扶貧千余戶,環衛一線員工權益得到妥善保障。此外,項目還建立了建立“共建共治共享” 新機制,當地百姓在美化的人居環境中獲得了紅利。
黃山模式總結與四個具體實踐
黃山項目秉承智慧化引領、系統化運營、品質化服務、社會化共建的思路,在落地過程中總結了四項實踐經驗。
實踐一:堅持用創新驅動促進智慧環衛新發展
黃山模式的核心,是項目公司應用六大模塊來支撐了四大運營管理需求。四大運營需求包括資源配置、成本分析、質量控制和安全防范。通過可視管理、基礎管理、作業管理、品質督查、運營監控、生產力提升這六大模塊,實現了上述需求。
可視化管理,在系統里包括作業車輛車可視化、品質督查可視化、中轉站運行可視化、水質保潔可視化、無人機巡視可視化五個方面內容。智慧環衛的品質督察車,也是中環潔獨具特色的管控方式。由于黃山項目涉及三區四縣,地域廣,人員分布比較分散,只要品質督察車經過的地方,車載視頻系統就可以實時傳輸畫面到指揮系統,并將案件拍照發回系統進行處理,達到快速、便捷、無死角的目的。再加上無人機巡視,形成三位立體協同,有效地保障黃山項目的工作質量和環境質量。
黃山中環潔搭建了全方位四級監管平臺,包括項目公司品質督查、區縣項目部品質督查、移動辦公APP、微信管理平臺。中環潔的智慧環衛系統可以和城市數字平臺對接,案件上報管理支持品質督察車、內部監管APP等多渠道實現案件上報,并在案件處理之后,上傳照片通報處理結果。系統可以清晰的了解案件上報人員情況、上報時間、上報地點、處理時間及處理結果,同時支持移動辦公。
項目實行垃圾不落地的兩級保障,包括垃圾收集、垃圾轉運兩級。目清運調度,是中環潔運營管理的核心。可以按照各個時間節點,查看黃山各區縣送到末端處理廠的數據。在系統里,各個轉運站的垃圾重量數據及收轉距離均在系統里。目前黃山項目公司,已經根據大數據的分析,實現了垃圾轉運系統自動排班,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有效保障了黃山三區四縣垃圾的及時清運和全程不落地。同時為政府后期的垃圾分類及治理提供了數據決策依據。
實踐二、堅持用體系化設計實現生活垃圾綜合治理
全域、全員、全產業鏈和全周期,是黃山項目體系設計的概括。
全域包括水陸空、三區四縣、村莊/集鎮/道路/景點全域管理。黃山全域均由中環潔一家環衛企業統一運營,從而得以更好的統一標準、調配資源、保障服務質量,對于政府而言,管理一家環衛企業的難度也比管理碎片化的多家小企業降低了許多,能夠在檢查評比中連創佳績,得益于全域管理的方式。
編輯:李艷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