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28 14:14
來源:廣西省河池市政府
二、建設目標和推進策略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營造“三大生態”、實現“兩個建成”戰略部署和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的“1234”總體工作思路,以開展“六大行動”為抓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和建設良好人居環境為目標,以產業轉型升級和優化城市布局為契機,按照“問題導向、底線思維;突出重點,有限目標;分類管控、綜合施策;突出特色,建成示范”原則,堅持一個目標,著眼兩個對象,抓好三個環節,強化四個基礎。即:以保障安全(農產品安全和人居安全)為目標,以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為對象,以重點區域(流域)、重點行業、重點污染物為切入點,以防污染、控風險、再開發治理(“防-控-治”)三個環節為管控抓手,以摸清底數、完善制度、創新模式、提升監管能力為四項基礎,構建河池市土壤污染風險管控體系,有效解決河池市土壤環境問題,努力將河池市打造成為全國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中的領頭羊。
?。ǘ┩七M策略
基于河池市土壤污染特點、難點和現有工作基礎,先行區建設推進按照“以土壤調查為先導,以風險評估為依據,以分類施策為原則”實施水土統籌防控策略,推進先行區建設。具體而言,就是以河池市160余條地下河和1300余個地下水點為監測對象,沿著下游、中游、上游開展地下水監測,識別每條地下河流經區域周邊污染源,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實現區域環境風險管控。
?。ㄈ┛傮w目標與考核指標
先行區建設年限為2016-2020年。先行區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先行區全面摸清土壤污染底數,建立健全土壤環境管理體制,有效管控土壤環境風險,在土壤污染源頭預防、風險管控、治理與修復、土壤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土壤污染防治模式。具體考核指標見表1。
三、主要任務
河池市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主要包括七項任務,即:夯實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土水統籌監測網的兩個基礎;實施未污染、輕微污染、高風險土壤保護、管控與治理三項舉措;補足項目實施成效弱、土壤環境監管能力弱這兩個短板。
(一)任務1: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實現精準管理
通過開展土壤污染狀況遙感調查,河池市土壤背景值專項調查,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詳查(含農產品協同調查),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有色金屬尾礦庫土壤風險評估、歷史遺留砒霜廠風險評估,結合業已掌握的數據,能否劃分出需要規模以上優先保護的農用地、實施風險管控的農用地、實施種植結構調整農用地和切實需要治理修復的農用地分布;能夠建立河池市污染地塊清單與優先管控名錄,并提出具體的風險管控措施。
?。ǘ┤蝿?:構建河池市水土統籌監測網,實現風險預警預測
結合背景值調查,完善河池市土壤環境質量點位布設;以河池市采選冶煉污染企業(含工業園區)周邊、規?;笄蒺B殖場、礦山油田周邊以及蔬菜種植基地、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為重點,完善土壤風險監控點位布設;以現有地下水監測點位為基礎,結合162條地下水、園區地下水監測點位、尾礦庫地下水監測點位,完善地下水監測點位布設?;谏鲜鳇c位,構建河池市水土統籌監測網,以水為媒,實現風險預警預測。
?。ㄈ┤蝿?:開展未污染土壤保護,嚴控新增污染
將全市已劃定保護區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三品一標”基地、67個市級高標準基本農田和詳查已識別出的無污染的基本農田作為土壤環境優先保護區域,對于周邊可能造成農田污染的企業實施嚴格管控,以“美麗河池,清潔鄉村”建設為契機,防止面源污染,保障土壤環境質量不惡化。
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要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統保護的思路,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將生態保護紅線作為編制空間規劃、規劃環評的基礎。禁止在環江北部—羅城西北部山地、南丹西部—天峨中西部山地、南丹東南部—環江西南部—宜州東部山地、盤陽河流域山地等環境敏感區新、改、擴建涉重金屬企業。在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取水口上游20公里范圍內的沿岸地區禁止新建和擴建增加重金屬污染排放的項目。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內現有涉重金屬企業在2018年底前完成搬遷,或采取停產、轉產等方式逐步退出,到期沒有完成搬遷的,堅決依法取締。金城江區2017年完成城市建成區內有色金屬產業整體退出。
按照國家制定的有色金屬銅、鉛、鋅、鎳、錫冶煉行業標準與污染物排放標準及自治區制定的鉛銻冶煉行業規范條件及有色金屬礦采選、銻冶煉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對于金城江區(東江鎮、河池鎮、金城江街道、六圩鎮、五圩鎮),南丹縣(車河鎮、大廠鎮、芒場鎮),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川山鎮、洛陽鎮、馴樂鄉)等重金屬污染重點防控區,實行更為嚴格的行業準入政策。嚴格涉重金屬建設項目審批,繼續實施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前置審核制度。依法淘汰落后產能,依照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關于年度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計劃,落實各縣(市、區)落后產能淘汰任務和時間節點。2017年底前,淘汰以煉鉛為主的燒結-鼓風爐工藝設備,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有色金屬礦采選、有色金屬冶煉企業。2020年底,河池市制定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的涉重金屬重點工業行業企業占全部涉重金屬重點工業行業企業的比例不低于80%。
(四)任務4:實施土壤風險管控,保障農產品安全和人體健康
針對河池喀斯特地貌發育的石灰巖山區成土母質,土壤重金屬背景值高的現實情況,開展高背景區土壤與農產品質量協同評價的分級管理。根據土壤與農產品質量的協同調查結果,2018年底前,河池市各縣(市、區)完成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等級劃分,實施分級管理措施,實現農田安全利用。根據土壤背景值情況、污染狀況、農產品狀況,以南丹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金城江區、都安瑤族自治縣為重點,以水稻和玉米為主要品種,制定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開展鎘、鉛等低積累品種選育,借鑒長株潭地區重金屬農田種植技術經驗和管理經驗,推動合適河池地區的“VIP+n”技術,實現達標生產(V是“品種”等生物措施,I是“灌溉”等農業措施,P是指調整“pH酸堿度”,n是在VIP基礎上采取的其他必要措施)。對于重度污染耕地,采取嚴格用途管制、開展種植結構調整或退耕還林等措施。不適宜種植糧食作物的地區,劃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開展種植結構調整,以河池市大力推廣的核桃種植、甘蔗種植、桑蠶種植產業相結合。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