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0-11 10:49
來源:河南省永城市政府
中國固廢網獲悉,永城市人民政府印發了《永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建立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強化工礦企業環境監管,加強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等,到2020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農用地土壤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管控,土壤污染防治體系基本建立。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2%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5%以上,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95%以上。
永城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永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永政〔2017〕28號
永城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永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永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17年7月25日
永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6〕31號)和《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清潔土壤行動計劃的通知》(豫政〔2017〕13號),切實加強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保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土壤目標需求和土壤環境安全,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著眼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城鄉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原則,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強化源頭預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實施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治理,嚴控新增污染,逐步減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導、企業擔責、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永城提供持久動力。
二、工作目標
按照《清潔土壤行動計劃》要求,到2020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農用地土壤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管控,土壤污染防治體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穩中向好,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土壤污染防治體系建立健全。
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2%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5%以上,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95%以上。
三、主要任務
(一)掌握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狀況。
1.摸清土壤污染底數。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按照省統一部署,建立土壤污染調查工作機制。根據工作實際,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土壤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培訓,2017年年底前完成。(市環保局牽頭,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農業局等參與)
以耕地為重點,兼顧林地、園地,確定農用地詳查范圍和重點區域,2018年年底前,查明農用地土壤污染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結合污染源普查、環境統計等多來源企業信息,排查確定重點行業在產企業和關閉或搬遷企業潛在污染地塊,2020年年底前,掌握化工、鋼鐵、制革等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由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變更為其他行業企業用地中的污染地塊分布及其環境風險情況。(市環保局牽頭,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農業局、市衛生計生委等參與,各鄉鎮政府配合落實。以下均需鄉鎮政府配合落實,不再列出)
按照河南省有關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定期調查制度的要求,每10年開展一次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調查。(市環保局牽頭,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農業局、市衛生計生委等參與)
2.建立土壤環境監測體系。配合省環保廳做好土壤環境監測基礎點位和風險點位設置工作。在耕地等布設土壤環境監測基礎點位,每5年開展1次監測,掌握全市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及其變化情況;在工礦企業及其周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果蔬菜種植基地等設置土壤環境風險監測點位,每年開展1次監測,掌握重點區域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及其變化情況,并對監測點位實施動態更新。在國控、省控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的基礎上,根據我市實際,在大宗農產品生產基地、地方特色農作物種植區等區域,補充設置監測點位,增加特征污染物監測項目,提高監測頻次。(市環保局牽頭,市國土資源局、市農業局、市工信委、市財政局等參與)
構建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加強土壤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整合環保、農業監測力量,增加監測人員和設備,配置土壤環境快速檢測等監管執法設備。建立監測人員培訓制度,除組織參加省相關培訓外,每年開展1次土壤環境監測培訓學習。完善財政保障機制,將土壤環境監測經費納入市級財政預算予以重點保障。(市環保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等參與)
3.實施土壤環境質量“一張圖”管理。構建土壤環境信息化管理平臺。整合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土壤環境質量地理監測試點、污染源普查、農產品產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等土壤環境監測數據,依托“智慧政府”信息平臺,建立市級土壤環境基礎數據庫,并實現與省級平臺聯網共享。借助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拓寬數據獲取渠道,實現數據動態更新,逐步完善土壤環境數據庫。加快數據共享,編制資源共享目錄,明確共享權限和方式,發揮土壤環境大數據在污染防治、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農業生產等方面的作用。(市環保局牽頭,市農業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建設服務中心、市工信委、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林業局、市糧食局等參與)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