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0-30 13:04
來源:中山市住建局
市住建局不定期組織成員單位對鎮、村進行檢查督導,各鎮區組織專門力量,到各村居進行督查,切實加強對生活垃圾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等工作的監督和考核。市住建局將督查結果上報市政府并向全市通報,對工作落后的鎮區進行約談和督辦,督促其整改。
2、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情況
在終端處理設施建設方面,根據中山市的實際情況,在全市范圍內建立中心組團、北部組團和南部組團三個垃圾處理組團,以全量焚燒為規劃目標,處理全市的生活垃圾。組團式垃圾綜合處理模式,既整合資源、減少污染,又避免了重復投資,有效解決了垃圾處理設施選址難的問題。中心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和北部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均已投入運營,總設計焚燒處理能力為2020噸/日(中心組團1050噸/日,北部組團970噸/日),坦洲鎮垃圾衛生填埋場投入運行(150噸/日),南部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垃圾焚燒廠處理規模為1040噸/日,正在施工,預計于2017年投入運營。中心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三期擴容和北部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三期擴容均已開展前期工作。據統計,2014年年底,市域范圍內的生活垃圾產生量達到了4986噸/天,存在一定處理能力缺口。
3、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監管情況
中山市已經運營的中心組團和北部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均建立了完善的監管制度。分別制訂了《中山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考評標準》、《中山市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廠考評標準》以及《中山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考評標準》等考核標準。主管部門市住建局派駐監管小組常駐中心基地和北部基地,對各運營單位進行日常監管和考評,監督運營單位建立和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完善統計分析和報表制度,定期向管理部門上報進出場生活垃圾數量、設備運行情況、運營處理數據、環境監測報告,確保運營質量達到相關要求。從2015年起,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引入有經驗和能力的企業作為第三方監管機構,負責對北部基地和中心基地垃圾焚燒發電廠、滲濾液處理廠、衛生填埋場等項目的運營進行全面的技術監督。同時,建立由市政府、當地鎮政府、運營方和村民代表方參加的聯席會議機制,建立了各部門與周邊村民的有效溝通,及時接收和解決周邊村民提出的問題。運營情況以及各項的環保檢測數據均定期向村民公示,以此消除周邊村民的疑慮。2014年通過的《中山市垃圾綜合處理基地生活垃圾處置設施環境補償實施細則(試行)》,以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基地所在鎮區為受償者,生活垃圾輸出鎮區為補償者為原則,使得垃圾處理基地周邊居民獲得相應的經濟補償,是緩解垃圾處理等設施“鄰避”問題的有效措施之一。
中心基地和北部基地自運行以來,嚴格按照垃圾處理規范的各項排放標準進行檢測,垃圾焚燒發電廠及垃圾滲濾液處理廠的排放口均安裝了在線監控設備,全天候24小時監測排放情況,排放數據實時上傳到市環保局的監控中心,環保數據實時對外公布。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煙氣排放指標達到《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的排放標準,垃圾滲濾液處理排放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及《廣東省污染物排放限制標準》(DB44/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標準;年垃圾處理量、爐膛煙氣停留時間、爐渣熱灼減率、安全管理等指標符合特許權協議及相關標準要求。
4、分類收集
中山市中心城區垃圾分類收集工作從2002年開始實施至今已有十多年,根據《中山市市域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標準》(以下簡稱“垃圾收運體系建設標準”)要求,按照不可回收廢物、可回收廢物、大件廢物和有害廢物這四大類逐步開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作業。經過多年的宣傳教育和實踐,居民對分類收集有了較深入的認識,推行分類收集的社會氛圍較好,其中最成功的是已經建立起較完善的有毒有害垃圾收運體系和大件垃圾預約上門收運體系。道路兩側每個垃圾桶都設有紅色的有毒有害垃圾箱,定期由專車收集,送給專業的公司處理。家庭產生的大件垃圾,可以電話預約,有專門的收集人員上門收集。部分居民會自行收集廢品賣給廢品回收人員,將自己認為沒有價值的部分當作垃圾扔掉。居民投放的垃圾還會被拾荒人員翻揀,而負責收運垃圾的環衛工人,也會再次挑揀出能夠回收的物品。經過這幾個環節,可回收物幾乎全部被分流出去,環衛部門收集到的垃圾中,有回收價值的廢品已經很少。雖然這種回收屬于民間自發行為,但客觀上達到了較好的減量和資源化的效果。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情況與城鎮有所不同。農村人口分散,人均垃圾產生量低,建立專門的集中式分類收集設施投入太大,維護管理困難。根據《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以及省住建廳下發的文件的指導意見,充分利用農村環境容量大的優勢,鼓勵一家一戶進行就地分類,就地消化,無法消化部分則納入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集中收運處理。其中,有機易腐垃圾采用直接還田、堆肥或喂養家禽家畜等方式就地處理,可回收物自行售賣,渣土砂石等惰性垃圾就地填坑。
5、餐廚垃圾
中山市已啟動了餐廚垃圾管理工作,開展了包括基礎資料調研、試點、方案論證等基礎工作,目前正在開展項目可研等前期工作。《中山市餐飲垃圾管理辦法》已經完成征求意見,即將上報市人大審核批準后施行。
6、垃圾處理費收費
中山市制定了《中山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并已實施。目前,中山市生活垃圾處理費采用“水消費量折算系數法”計收不同類收費對象的生活垃圾處理費。中心城區及13個鎮開征了垃圾處理費,其余鎮正在開展征收垃圾處理費的前期工作。垃圾處理費的收繳率較高,達到98%。收繳的垃圾處理費不足以支付垃圾收運處理費,不足部分由市、鎮財政補充。
(二) “十二五”規劃執行情況
1、規劃目標及實際完成情況
中山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十二五”規劃主要對無害化處理總能力、新增處理能力進行目標規劃。具體規劃目標及完成情況見下表:
表1-4 “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及完成情況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