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5-18 09:41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琪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曾在《中國環境產業》說過:縱觀數十年的發展與升級,環境產業就像一個偉大的傳奇。公認有極大的前景,卻從來沒有真正壯大。如供水、城鎮污水、污泥等等不同的細分領域,在產業大勢的沉浮之中,也都有著自己獨特邏輯和發展故事。E20環境平臺特別挑選部分領域,結合產業脈絡,講述領域發展以及代表企業的故事,透視產業規律。本期特別刊發危廢處理產業市場領域觀察,供大家參考。本文共分為三部分,本篇為第三部分。
目錄
誰主沉浮:危廢沙漠之花終將綻放
◆危廢戰場(一):巨頭登陸,龍頭誕生
兩大外資巨頭入華與中國危廢龍頭企業成長記
◆危廢戰場(二):國企搶灘,三雄爭霸
三大危廢國企的搶灘登陸戰
◆危廢戰場(三):資本跨界,誰主沉浮
兩大跨界企業、地方危廢處置企業崛起以及新冠疫情帶來的思考
資本跨界:不差錢的底氣
先行者趟出了道路,肯定會有后來者快速跟上。隨著危廢整理利好和市場逐步火熱,更多的資本投向了這個領域。不管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2015年攜百億資本,以危廢為切入口強勢跨入環保領域的雅居樂,還是穩抓穩打、抓住機會的上海電氣,都選擇了危廢行業作為突破口。
雅居樂環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2015年可以說是危廢行業風云變換的一年,這一年,危廢行業終于“出圈”了!這個大事件的主角就是攜百億資本大舉以危廢為切入口進入環保領域的房產大咖,雅居樂。雅居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與2015年底成立全資子公司,雅居樂環保集團。
雅居樂的跨界進入可以說是大張旗鼓,來勢洶洶。憑借著百億資本的底氣,雅居樂在進入行業的四年內可以說是將環保生意做的風生水起,先后在華東、京津冀、山東、華中、華南、廣西、西部、海南八大區域全面布局,擁有數十家業內項目公司。通過在危廢領域的精準投資,雅居樂危廢處理資質已經突破270萬噸/年,成功躋身行業領先地位。
關于收購,雅居樂是這樣說的,“并購項目就像買小雞,并不是說買了一只雞,養到一定程度再高價出售,而是要實實在在、認認真真地持續經營好,讓它下更多的蛋,更好的蛋。”根據這樣的收購“價值觀”,雅居樂對于危廢項目也是精挑細選、認真經營。同時,雅居樂也很重視集團的人才建設,針對這一方面,雅居樂特別提出“重新定義·引領變革”的口號,自己做培訓營,做人才的黃埔軍校,聯合設立國家級的研究中心,并采用最新的IT理念和技術來打造雅居樂自己的的ERP和物流平臺。
這樣的百億布局后,雅居樂對環保市場還有更大的野心,2020年前,雅居樂將再投200億,進一步向固廢、水務以及環境修復三大領域延伸產業鏈。
據不完全統計,在素有環保政策“元年”的2015年,便有24家企業跨界進入環境產業,憑借著PPP浪潮,他們快速涌入流域治理、市政污水處理等領域。然而與其他跨界者不同,雅居樂環保集團起初對環保PPP項目趨于謹慎,并未將其作為核心業務,反而另辟蹊徑,選擇當時偏”冷門“的危廢行業。
雅居樂董事局深思熟慮、經過一番市場調研得出選擇危險廢物作為公司“拳頭業務”和突破口的慎重結論。
一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兩高司法解釋出臺”,明確規定非法危廢傾倒3噸以上入刑,危廢行業春天真正來臨;隨著環保督察形勢緊迫,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大排查和“清廢行動“陸續開展,大量不合規、隱匿窩藏的危險廢物亟需送入有資質企業處置,推動了危廢存量處理的釋放。二是工業危廢無害化產能缺口大,供不應求,是環保領域少有的藍海。三是危廢行業呈現出小散和弱,資金實力不夠,管理相對粗放。
雅居樂主要通過并購方式,采用好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將小、散亂的項目資源整合,并讓它們規范化、高標準運行下去。一方面雅居樂環保集團有快速成為標桿的機會,另一方面能提前變現將蛋糕做大,管理上又不讓合作方過分操心,可以形成雙贏的局面。
正是在這樣深思熟慮的背景下,雅居樂采取“快魚吃慢魚”的企業發展戰略,即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采取并購手段快速搶占全國危廢市場,經過三年多的“開疆拓土”,雅居樂環保集團不僅站穩市場,而且在危廢處理領域“闖出一片天”。
截至2019年中,雅居樂環保下屬的項目已經達到52個,其中包括38個危廢處理項目,已擁有近350萬噸/年的危廢處理資質、近1800萬方的安全填埋場庫容,位居行業前列。(相關閱讀:7個月50起環保收并購,交易規模達334億)
上海電氣:500強的危廢夢想
無獨有偶,另一家企業也通過“買買買”跨界進入危廢處理領域。這家企業選在2018年入場。2018年,環保政策執行力度相比往年明顯提升,從資本市場來看,市場流動性趨緊,相對來說是環保行業一個動態中去平衡的一年,這也給很多觀望環保領域的企業們帶來了新的突破口。其中,上海電氣就從高端裝備進軍危廢處理領域。
2018年,上海電氣擬以十一億元收購東方園林兩危廢項目,吳江市太湖工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以及寧波海鋒環保有限公司。太湖公司危廢綜合處置項目為高端危險廢棄物綜合處置項目,是蘇州及周邊地區制造業產業鏈的重要末端。寧波海鋒,是一家專業從事危險廢棄物處理的環保產業企業,目前擁有兩個子項目(即綜合處理項目及安全填埋場項目),該兩個項目主要的業務包括危險廢棄物焚燒、物化處理,及安全填埋。上海電氣表示未來還將進一步加強在固廢和危廢領域的投資合作。
不管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2015年攜百億資本,以危廢為切入口強勢跨入環保領域的雅居樂,還是穩抓穩打、抓住機會的上海電氣,都選擇了危廢行業作為突破口。相信在未來隨著危廢行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跨界企業會通過“買買買”這樣的收購、并購方式強勢突入危廢市場,分一杯羹。
地方企業的出路
根據調研,2018年我國危廢處置經營規模首次超過一億噸,許可證份數超三千張。一些立志于全國的企業忙于攻城略地,而另一些扎根于地方的大佬也在做厚作深。比如上海城投集團旗下的上海市固體廢物處置中心積極探索危廢處置的新技術——等離子體技術,以及依托四川省成都危險廢物處置中心的成都興蓉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擴展產業鏈,抓住地區合作機遇。兩種不同的選擇均給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上海市固體廢物處置中心成立于2001年10月,隸屬于上海城投集團,擁有上海唯一的醫療廢物專用焚燒線、醫療廢物與危險廢物混合焚燒線、危險廢物填埋場、醫用一次性塑料輸液瓶(袋)回收利用處理線等離子體固廢氣化科研中試裝置和危險廢物應急處置隊伍與裝備。
成都興蓉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四川省成都危險廢物處置中心,主要提供固體廢棄物(含危險廢物、生活垃圾)的處置、固體廢棄物解決方案咨詢以及環境工程建設服務等,是成都市唯一一家具備危險廢物綜合處置能力的國有企業,承擔著為成都市環境污染治理“兜底”的重任。
兩家企業肩負地區型危廢處置中心的重任,負責所在地區的危廢處理處置。也均在“2016-2017年度中國危廢企業評選”榜單中榜上有名。
上海城投一直致力于融合發展求突破,轉型升級再出發,以制度創新孕育科技創新。早在2014年,上海城投公司所屬固處中心等離子體危廢氣化科研項目啟動并進入試運行。整個等離子體危廢氣化科研項目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設施處置規模為30噸/天,預處置對象包括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焚燒后產生的飛灰,項目總投資約3200萬元。
等離子體處理技術是一種新一代的固體廢物氣化處理手段,具有反應速度快、二次污染小、適用范圍寬等特點。等離子體處理技術克服了傳統處理技術如焚燒、化學處理等二次污染大、工藝復雜、對廢物有選擇性等缺點。特別適合于醫療垃圾、石棉、焚燒飛灰、電池、輪胎、放射污染等固體危險廢物的環保處理。是一種環境友好型技術,具有處理徹底、無二次污染、碳排放少等優點。
其實早在2009年,中國固廢網和清華大學聯合主辦的“2009中國固廢高級論壇”暨“第三屆中國固廢高級論壇”中,就對固廢處理的另一種處理方式和思維模式——等離子體技術進行了介紹。
上海城投集團一直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積極響應上海城市精細化管理要求的重要舉措,并為了進一步提升專業化核心競爭能力、勇擔生態環境保護標兵。
2019年9月,上海危險廢物處置和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此次工程技術中心的成立,填補了上海危險廢物領域工程研究中心的空白。進一步加強危廢處理技術探索,實現危廢核心技術成果轉化和市場化應用。
相關閱讀
鏡頭轉向西南內陸地區的成都市,成都興蓉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設運營的四川省成都危險廢物處置中心是國務院頒布的《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中的建設項目之一,危廢處置范圍覆蓋四川省除攀枝花市和涼山州外的其余19 個地市州,主要通過焚燒、物化以及固化等處理措施對危險廢棄物進行安全處置。公司除了現有的危廢處理處置項目以及填埋場運營外,還計劃對外擴展包括危廢綜合化利用以及建筑垃圾資源化等固廢相關項目,積極擴大固廢領域涉及范圍。
2018年7月,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環辦土壤函[2018]644號),其中重點指出“鼓勵臨近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開展區域合作,統籌建設區域性危險廢棄物集中處置設施。”
同年11月,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與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共同簽訂《危廢跨省市轉移合作協議》。《合作協議》明確,重慶市、四川省將建立危廢管理信息互通機制、危廢處置需求對接機制、危廢轉移快審機制、突發事件危廢應急轉移機制以及危廢監管協調會議機制等五項機制。對兩地危廢管理通報信息以及環境突發事件中產生的危廢轉移處置等均作出規定。(相關閱讀:川渝、蘇、晉接連發布危廢新政,危廢處置攻堅戰已拉開序幕)
川渝兩地未來在危廢處置領域的深度合作離不開兩地的危廢處置企業,相信《合作協議》的簽訂能給兩地區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機會,并能助推川渝共筑長江經濟帶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發揮生態環境保護“上游意識”“上游責任”“上游水平”,實現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而地處成都的興蓉環保定能搭上這股東風,趁勢而起。
從“非典”到“新冠”
如果說2003年SARS的肆虐,讓人們意識到了醫療廢棄物處理處置的必要性,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爆發,則讓包含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的意義被提升到新的歷史高度。在這些危難之際,我們需要感謝國家的重視,以及醫廢企業的付出。作為危廢市場的再細分領域,未來醫療廢物處理處置加速也許會成為危廢市場起飛的重要動力。我們也期待,隨著社會各界的重視,以及企業們的創新進去,危廢市場這個曾經干癟的沙漠之花最終會得以綻放。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醫療廢棄物基本倒入生活垃圾處理,對環境和人民健康造成極大威脅;90年代末期至2003年,醫療廢物多采取焚燒、填埋等措施處理。2003年6月國務院出臺了首部《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是我國對醫療廢物管理的里程碑,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對醫療廢物的管理工作逐步進入規范化歷程。
2015年我國超過九成以上的醫療機構建立了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醫療廢物分類交接制度、醫療廢物收集運送制度、醫療廢物暫存地管理制度、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應急處理制度等相關制度,各醫療機構的醫療廢物管理做到了有章可循。對醫療廢物進行了分類收集的醫療機構據統計也超過90%。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口罩、防護服和其他大量醫療物資被快速消耗,同時也產生了大量具有感染性的醫療廢物。這些醫療廢物的安全處置,也是疫情防控后方的一道防線。(相關閱讀:新冠固廢戰“疫”(一):醫療廢物主戰場戰局沙盤;新冠固廢戰“疫”(三):醫廢各戰區號角響起)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啟迪環境緊急組織醫廢應急工作隊馳援武漢。工作隊中既有經驗豐富的湖北宜昌醫廢項目負責人,也有醫廢領域的技術專家,有實踐經驗豐富的一線操作員,還有專門的安全合規負責人。組成了一個專業種類齊全、個個能力突出的小型醫廢戰隊。
啟迪環境移動式處理系統+快速反應運營方案+網狀專業支持平臺的“三位一體”醫療廢物應急管理運營體系是醫廢應急工作隊快速組建的前提條件,該體系具有專業化程度高、集成化效果好、無害化處理能力強的特點,在應對環境污染、危廢醫廢處置等重大環境突發事件中能發揮重要作用。(相關閱讀:張新建:啟迪環境構建固廢全產業鏈的實踐和發展)
視線轉向上海,上海城投集團下屬的上海市固體廢物處置有限公司也在“守住城市的最后一道防線”。每天下午,一輛輛醫療廢棄物收運車陸續開出廠區,在接下來幾個小時內,陸續到達上海全市定點醫院、設有發熱門診的醫院,收運醫療廢物。全程密封“冷鏈”運回的醫療廢棄物將在上海固廢處置有限公司得到規范、達標處置。應急處置突擊隊嚴格按照作業流程,將一箱箱醫療廢棄物投入專用焚燒爐內進行焚燒,產生的煙氣經先進凈化工藝嚴格處理后達標排放,為疫情防控醫療廢棄物處置筑起了牢固的“防火線”。
為保障疫情期間醫療廢物的日產日清,守住城市最后一道防線。上海城投公司80多名骨干員工組成疫情防控醫廢應急工作組,負責醫廢應急收運、焚燒運營檢修、應急協調和保障等工作。規范處置醫療廢棄物,是這家國企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一個縮影。
如果以1989 年《環境保護法》正式頒布并加入《巴塞爾公約》作為危廢行業發展的起點,危廢行業至今已有31年的歷程。經過這三十多年的發展,危險廢棄物處理行業逐步從“散、小、亂”、低水平向規模化、規范化轉變。行業中既有長期深耕危廢領域的東江環保,也有老牌外企,如蘇伊士、威立雅等,還有因為危廢行業米多鍋少、市場集中度低、行業前景誘人而進入布局的環保巨頭和跨界企業。
隨著政策更新和行業變化,行業中企業的不斷洗牌,技術發展進步,危廢行業的供給側和需求側會逐漸達到平衡,良性健康的市場環境將有望建立,新的市場格局即將出現。在此期間,從“2017固廢熱點系列論壇——首屆危廢論壇”到“2019(第七屆)上海固廢熱點論壇”,E20環境平臺一直持續跟蹤行業動態,深入剖析行業內部矛盾及規律,為行業中的企業建言獻策。
相信未來二十年,危廢行業會更加精彩。
相關鏈接: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